由被動到主動——在躁動不安中的領導

net.001.jpeg

◎呂慶雄

「領導由心」的理念跟「內而外的領導」(leadership from inside-out)相近,我們理解為帶領者的個人素質影響領導成效。「由內」出發並不止於內,否則便是內聚、內向、自我膨脹的領導。「而外」是指影響力的擴展,由個人到社群,再擴大到城市、國家,甚至國際層面。

探視處境

領導力的其中一種表現,是按不同處境作出合宜的回應,因此,首要要了解我們的處境。我們的城市出了問題,作為教會領袖,如何在這躁動不安的環境下,堅持目標、不離地引導信徒,甚至對社會發揮積極的影響?

基督教是強於說理的宗教,為爭取公義走到社會最前線也是部份宗派的神學傳統。另一個更強的傳統應是展現柔性一面,以愛與包容軟化暴戾。當政治問題帶來的民怨、衝突與抑鬱蔓延到各階層,我們如何帶出所聲稱的「盼望」?

其中一個影響我們觀點與感受的,是各類新聞及社交媒體。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被動地受到不同媒體資訊的影響,想法立場、對人對事的感受漸被定形。加上社交媒體的人工智能自動篩選了我們接收的資訊,結果是偏執一方而不自知。若看到歌舞昇平,便以為這裡天下太平;若看到腥風血雨,還以為是世界末日。這影響到我們內裡的情緒、靈性甚至精神健康,要有力地回應,先要平靜自己。

化被動為主動

首先,要停下來,感受自己的存在,暫時離開相關新聞資訊,這對感性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停下來不是不關心社會,而是要讓自己清醒,尋回初心才不致迷失。被那種無力感擊倒之前,要主動保護自己:閱讀正面的資訊、與個別朋友或同工傾談,給自己抒發感受的機會,在神面前安靜禱告。讓情緒得以小休,重尋面對困境的動力,才能關心別人。與其被動地任由他人主宰的資訊影響自己的內在生命,不如主動地吸取於己有益的信息。

最近我重看2017年「全球領袖高峰會」其中一篇由美國著名黑人民權律師Bryan Stevenson的演辭〈艱難中的領導〉(註一), 他談到如何面對不義時,提及在不義的社會環境下,恐懼與憤怒會如毒霧般蔓延,公義的真正敵人是絕望,換言之,惟有懷著真盼望才能堅持到底。

當我們被動地受外界資訊與情緒牽引,不如主動地先停下來,使心靈騰出空間,讓神的話重新掌管我們的心思意念,不要被愁緒與絕望長期佔據。

盼望來自安靜

基督徒既然相信只有神才能給我們真盼望,此時此刻如何帶出真盼望?還有甚麼行動可以帶來安慰?

我們會討厭那些只在冷氣房內作決定、不理前線人員死活的權貴,會欣賞跑到前線觀察真相與聆聽別人感受的人;但觀察與聆聽的同時,我們也會受現實環境影響判斷,看不到出路,連盼望也失去。我們不能,也不應讓心靈被仇恨佔據,但也不要硬把情緒感受壓下去,聖經中的咒詛詩也許能給我們很好的方法:

我所讚美的上帝啊,求你不要閉口不言。

因為惡人的嘴和詭詐人的口張開攻擊我;他們用撒謊的舌頭對我說話。

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又無故地攻打我。

他們與我為敵以報我的愛,但我專心祈禱。(詩109:1-4

安靜下來,向神傾心吐意,在祂裡面重拾盼望,才有力面對困境。在困擾之時要覓得出路,秘訣是留下空間聆聽神的聲音,否則,難以進入社區為這躁動不安的城市帶來盼望。

 

 

 

註一:20178月我在美國芝加哥參加由柳溪教會主辦的Global Leadership Submit,其中一個主題為Leading Through the Uncomfortable。若對Bryan Stevenson的演講感興趣,推薦他在TED的另一著名演講:〈我們需要談談不正義〉(https://www.ted.com/talks/bryan_stevenson_we_need_to_talk_about_an_injustice/transcript?language=zh-tw)。

領導出了問題,怎辦?

 

question-mark-2901648_1920.png◎劉忠明

教會會出亂子,領袖也不是聖人,所以教會中人有問題並不叫人意外。關鍵是如何處理,甚至回到最基本,該怎樣預防。

教會發生的問題,當然有程度和性質上的差異。個人犯的錯誤,可以關乎錢財、道德、決策錯誤等;有些牽涉法律,有些只是處事不太明智。這些錯誤也可能是集體犯的,如串謀欺騙、隠瞞事實等。

在此也要弄清楚幾件事情,錯誤不一定是犯罪,也不一定是犯法。例如執事會討論採購時,某人忘記了申報利益,這是錯誤,卻未必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除非是故意隱瞞欺騙,令教會有損失,那麼便是犯法,在信仰上亦犯了欺哄的罪。又例如在招聘或解僱員工的過程中,有違反平等機會及勞工法例之嫌,這是錯誤和犯了法,卻不一定是不公不義甚或犯罪。無論如何,教會領導層要承擔錯誤決策的責任!

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在上一代人中根深蒂固,所以若發生了甚麼事情,都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手法來處理。這種處事方法有可取之處,卻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這樣處理。舉例說,若一位弟兄在團契活動中斂財,用了數十元公款來買一些物品,留下了部分自用,不論是故意還是無心之失,大概都可用愛心挽回這原則,警告及勸誡這人。但若是牧師、傳道或長執犯了此等錯誤,因著他們是領袖,也許要用不同方法處理。若銀碼不大,教會可依既定政策來執行紀律,但同樣要以挽回的心態來處理。假若銀碼巨大,又或有弟兄姊妹受到傷害,則由執法機關來處理可能更為妥當。無論如何,若是觸犯了法律,教會不能不考慮將事情交由執法機關處理,至於教會內部如何處理,則是另一回事。

那麼,界線在哪裡劃分呢?相信這不容易訂下來,不能說過了多少數額便報警等等。保羅雖然提醒哥林多教會不要在不義的人面前訴訟,但他是指隨意欺壓別人的控訴,不一定是關乎公義和道德的事情,他也沒有否定法律程序,否則也不會上訴到羅馬。所以教會或弟兄姊妹永遠有依循法律途徑去爭取公平判決的權利,問題是甚麼是恰當的時候和必要的手段。有權利不一定要行使,有時候以愛心來挽回有悔意的弟兄也許比控告弟兄更為公義。

今天教會出現甚麼問題?其中一樣是不願面對事實,找藉口來替領袖或犯錯的人開脫責任,結果令受害者更痛苦、公義不能伸張,這可能比原先的錯誤更不公義。而在過程中,被指控的和受害的一定各有人支持,有些是明白事理的,有些則只是感情上的支援,若領袖未能有智慧地處理這種分歧,只是吩咐大家不要討論,以愛心包容等等,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所以當教會真的發生問題,特別是領袖犯了錯誤,教會便要無懼地面對,於合乎法理情下積極處理,不能避而不談,也不能單單報警了事。教會有責任維持正義,亦有使命去使人離開罪惡,回到神的愛中,總不能礙於面子而不去深究,草草了事!

死結不能解,仍要解

Bethlehem wall 1709.jpeg

◎呂慶雄

美國承認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的首都,增添了地區安全隠憂,擔心今年在耶路撒冷及伯利恆的聖誕節是否仍能享受得來不易的平安。感恩的是在執筆之時,當地仍處相當平靜。在過去兩周,有關的課題,在政治與神學上已有不少相關分析,討論耶路撒冷的擁有權,以及以色列在末世所扮演的角色。本文想討論的是,在政治死結中基督徒領袖的角色。

20171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開始計劃把領事館由特拉維夫搬遷至耶路撒冷。特朗普強調實質上耶路撒冷已擔起首都的角色,他只是承認事實。這一決定改變了過去美國政府在有關問題上的中立,甚至含糊態度。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中東的亞拉伯國家,以至歐洲國家元首都一致反對有關決定。甚至在兩周後(1218日)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大會上,埃及提出要求美國撤回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草案。這次所有美國的盟友都不同意美國的立場,最後一如所料,美國運用否決權讓議案不獲通過。

三年前多前我曾寫過《建立領袖,由思維開始》,提到以來自巴勒斯坦的基督徒領袖倡議非暴力的方法來達至民族間的復和。其實,正當外界熱烈討論特朗普的決定所帶來的影響之際,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示威與衝突的同時,有信徒領袖走在一起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綜合部份居於耶路撒冷,致力尋求和平的基督徒領袖的意見,他們在這爭端中以這些原則與敵對的鄰居繼續溝通:

成為可信任的橋樑

不信任與恐懼所造的破壞力難以想像。今日以巴關係是長久積怨,除了歷史、政治及宗教的不同外,民間亦甚少交流。居於同一社區,雙方可以多年沒有直接溝通,人與人之間那幅無形的牆隨年日加厚。要作和平之子,便要先背起擔子,放下成見與雙方溝通,成為雙方可信任的橋樑才能延續和平的希望。

回到人的基本需要

堅持自己立場也許相當重要,但人的基本需要不會因為國藉與身份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如愛、和平、友善、尊重,和珍惜生命等,都是大家的共同需要。今日最大的困難並不是立場的不同,而是因為不同立場而無視對方的基本權利!在巴勒斯坦有反美者表示,他們遠在北美為何可以指指點點?代替我們這些居於此地超過1000年人民的意願?甚至有說為了耶路撒冷的地位,犧牲是在所難免。而說話當中的「犧牲」,是以巴雙方的平民,而不是這些政客。耶和華也派先知約拿向敵人宣告救恩的信息,耶穌也表示神造太陽照好人也照壞人,生命是應該被尊重的。

不要被媒體代言

社交媒體的流行是兩刃的利劍:信息傳播快速,同時也讓意見兩極化(其中一些關於香港的分析,請看這裡)。以巴雙方在政治、文化與宗教等本來已有不同立場,彼此不相往來。對於資訊的接收與發放更被高度篩選,據說,在英國有支持巴勒斯坦立國的人相信「以色列」並不存在,因為他/她一向只看/聽支持巴勒斯坦的媒體。而身處耶路撒冷的同工,他們強調要兼聽不同意見與立場,在人本需要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堅持聖經原則

作為社會的少數,基督徒在以巴衝突的角色中可以扮演和平之子的角色。他們迎難而上,因為特朗普的一個決定,把本來已很脆弱的關係變得更不堪。主耶穌來到世上也是不受歡迎的人,但祂堅持宣講天國的真理,以和平非暴力,以及自我犧牲的方式達至人與神、人與人的復和。他們相信,兩個民族間的復和雖然很難,但凡合乎聖經的,他們都堅持去做。

表面上我們以為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伊斯蘭教徒間的衝突,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中也有為數不少的基督徒,而這些基督徒當中也有不少站在前線願意成為和平之子的。他們一則不認為地上的國土的擁有權是終極的,只有天家才是終極的歸宿,二則認為人心改變才會達到真正的和平,而不是靠政治協議。

以上原則,若抽離以巴處境,放在香港或美國,也同樣有參考價值。有些結好像是難以化解的死結,但只要不放棄,總有出路。

衝突,由你來結束!

◎劉忠明

pipe-cleaner-people-1177040.jpg

我們是和平之子,因為世界上的的確確充滿了不和平的時刻。在每日的生活中,衝突的場面不時出現,不論在公眾地方,在職場,甚至在家庭裏都有矛盾衝突出現。但我們確實不想面對衝突,免弄得身心俱疲,如不能完全避免衝突,那麽如何面對,尤其是在職場上,怎樣去減少磨擦,做個真的和平之子?

衝突矛盾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大家對某些人或某些事情有不同看法,而這些看法可能導致某一方的利益有所損失,所以便有不和,例如大家對資源分配的方法有不同意見,而這分配方式對我有損,我便有不同意和希望爭取更多資源的動機,在公司裏,這些資源包括時間、地方、人手、獎金、薪酬以及權力等等,這些異議便是衝突的來源。

怎樣看和理解這些異議是重要的。性格和經驗等當然會影響我們怎樣看事物,但當我們相信自己是對的一方,而我的同事也相信他(她)也是對的時候,那個才是真的對?也許雙方也不一定是對的。許志超弟兄和蕭壽華牧師在《相愛又相爭》一書中指出我們的視角是關鍵,我們每人在認知上總有一些偏差,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這些偏差並不是故意的,而真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限制,如有人使用捷思便很快地下結論,有人只看近期發生的事情,或只有近一點的記憶,每人都很有自信,知道自己所看見的是對的,是客觀的事實。問題正是如此,我們不知道這些偏差的存在,便認定别人錯了,這便是很多不必要的誤會的來源。

怎樣去糾正?許、蕭兩位提議我們在面對衝突,又希望有復和的機會時,可以跟隨以下的方法:想深一層、走前一步和等多一會。知道並接受自己有偏差是第一步,想深一層的目的是要反問自己,是否願意主動先行調校自己認知的落差;走前一步是作出道歉及饒恕,這是較成熟及有建設性的做法。若能做到這一步,實在不容易,但對方仍不軟下來,便要等多一會!在等待對方回應時,祈禱最重要。

可能我們有疑惑,為何是我先行?若大家都有偏差,不是對方先行好嗎?可能你是較少偏差的那位,但若仍斤斤計較,如何去做和平之子呢?怎樣去以善勝悪呢?保羅多次勸戒作僕人的要「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底裏去做,好像是為主而做,不是為人而做」,因為「你們必定從主那裏得到基業作為報酬。」(西4:23-24) 若不是由你個人去結束矛盾,為主而做締造和平者,那麽由誰來做呢?

若你不是當事人,更容易辦!怎樣介入是要有智慧,但若沒有動力去結束人際間的衝突,如何做門徒呢?很多時候,衝突矛盾的出現是在於領導者有意無意間製造了衝突,又或是沒有及早覺察到團隊中的矛盾。若你是領導者的時候,則要小心留意自已的偏差,不要以為你比别人更清楚你的團隊!

盲點與黑洞

1010788_10109672

化解衝突,需由對話開始。

後現代社會的反權威特徵,在這次佔中的過程,從學生的反應中表露無遺。一些從事青少年領袖訓練的社工及牧養青年信徒的牧者擔憂,日後如何培育及帶領這一代的青年人?與此同時,我又聽到相反的意見,同樣是來自上述兩種背景的人仕,他們卻認為,我們的下一代將會是更好的領袖。

我暫時未有機會細聽雙方的意見,因此無從分析,但如何更好的帶領或培育下一代領袖,對話溝通是不可輕視的一環。我們必需承認,人是有盲點的。上一代與下一代未能好好溝通,也像今日的佔中與反佔中雙方,都是因為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對方,認為對方不可理喻、不忠誠、立心不良等,對方動機不良,所說的話都是誇張失實,不可信。我們不能說這些針對對方的意見都錯,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我自己的觀點也有可能不準確。

你可能說,認同我觀點的人也很多。這也是問題所在,你如何應對不同意你觀點的人?當我們拒絶接納不同意見,留在我身邊的當然只有認同我觀點的人。

對話的過程,最大的難處應是跟反對者溝通。我們容易傾向只跟與我們意見相近的人溝通,而避開反對聲音及不同立場的人。我們大可用「道不同不相為謀」與他們割蓆,但若在教會內遇上異見者又如何?尤其在這段時間香港因政改所引發的衝突,教會內有支持佔中也有反佔中的弟兄姊妹,如何處理。同一小組內相識多年的弟兄姊妹,因著立場不同而在社交網站unfriend或封鎖對方,在小組見面時則「面左左」,繼後便是其中一方離開教會。

面對這情況,我們首先要明白對話除了說服對方,還要互補。每個人都有一些盲點,若只有相似觀點的人走在一起,盲點會放大成為黑洞。一般下屬走在一起喜歡談論上司的不是,當有人提出不同意見,說看到上司某些正面的行為,他會被視為「擦鞋」,是上司派來的說客,立時變得不受歡迎。從此,這位「異見人仕」若要跟同事一起午飯聊天,良心告訴他不應附和不是事實的指控,但又不欲開罪這些同事以免日後被針對,只有選擇乖乖的默不作聲。盲點本來只是一點,但只聽同聲同氣的人的意見,結果眾人的盲點加起來,成為真相的黑洞,最後把原來的猜度或假設看成事實。

其次,進入對話要以真誠相待,並用心聆聽,從對方的角度了解他的觀點。用心聆聽的前提是要有平和的心,情緒激動下說是冷靜,只是空談。也許你們問,為何我們要花這樣的心思與精力跟那些與魔鬼為伍的離對者溝通?簡單的回應就是需要找出對方是否真的與魔鬼為伍。只憑對方的一句話作結論,誤會的機率相當大,若只聽傳聞,或憑感覺與印象來判定對方是敵是友,那錯誤的機會更大。隨時殺錯良民,就如看到一位示威者穿著警服的舊照,很快就結論說是警方派來的臥底,事後卻發現他是輔警,但已請辭。

慎思明辨,是進入真誠對話的大門。

近兩年領導學的其中一個熱門話題是「領導對話」(Leadership Conversations)。領袖帶領的方式,是邀請參與,而不是由上而下的指令,以平等對話溝通代替一言堂,又以友誼關係代替權力層級關係。機構內的跟隨者明白自己個人目標使命,同時也接受機構總體的方向目標,最後才會達致雙贏:跟隨者得到滿足,機構目標也能完成。正因為後現代社會有一種反權威傾向,領袖不再像以往般單憑個人魅力及權力驅動跟隨者完成目標,因而需要採取個人關係進路來推動改變。

當衝突與對抗情緒漫延時,我們更要強調對話溝通。

(本文的部份觀點,來自《相愛又相爭》一書的啟發。)

 

呂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