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如何面對「反修例」引發的爭議:堂會內的「分色牧養」

jigsaw-3166148_1280

Image by Gordon Johnson from Pixabay

◎游淑儀

在今次社會運動引發的爭議中,香港教會大多在牧養上面對很大的挑戰。在我牧會二十多年的經驗中,反修例事件至今實在是挺艱難的時刻。我所服侍的宣道會屯門堂,就著社會運動帶來的挑戰,作了多方面的調整和應變,當中亦帶來很多學習。希望藉此文,與教牧和肢體一同彼此守望勉勵。

以政見相近小組牧養修補教會撕裂:我們的教會多年來都以小組模式作牧養。教會按著弟兄姊妹的年齡、背景或不同需要分到不同的小組,讓背景比較相近的弟兄姊妹容易溝通,一起成長和建立群體生活。在今次社會運動引發的爭議中,我們在小組中也分「色」牧養,嘗試讓政見相近的肢體在相同小組中被牧養, 並修補個別間的關係,希望凝聚相近意見的肢體作分享,減低教會撕裂情況。同時,小組牧養方向一直著重教導包容,及尊重不同肢體的背景和需要,這教導在是次爭議中亦發揮了重要的果效。

在教會實行小組牧養的架構上,因牧者直接牧養組長,所以能立時了解小組和肢體在這段時間的情況。教牧亦會與組長溝通,看看是否需要為個別肢體提供更多協助,以及在小組組合上作調整。小組牧養亦讓肢體有空間在教會不同群體中成長。教牧團隊希望盡量讓每位弟兄姊妹都被牧養,以一同回到信仰為最高指標。在講道和聖餐上,牧者亦會特別提醒肢體在耶穌基督內的合一,在動盪中一同把生命落實在信仰中。

多元牧養以禱告合一:其實早於二○一四年雨傘運動後,因不少肢體(特別是年輕人)關注社會事件,宣道會屯門堂便於二○一七年成立社關小組。這大半年教會部組和社關小組分別舉辦了不同主題的講座和聚會,引起弟兄姊妹對社關的關注。在今次社會運動期間,教會亦曾舉辦紀律部隊分享祈禱會、為醫護及社福界祈禱會,及情緒支援、通識、基督教教育及領導力講座等。不同立場的弟兄姊妹看來都很接受這些不同主題的祈禱會及聚會。即或他們未必完全認同或參與每個聚會,但都覺得教會有嘗試關注和牧養不同群體,及提供平台為不同需要的肢體守望。教會亦有舉辦抹油祈禱,透過不同方向和層次的祈禱會,一同學習聚焦合一和交託給主,這些都帶牧養效用,並減少撕裂。

小心發佈指引及彈性應變:在社會運動期間,教會因在屯門區,曾受輕鐵停駛及元朗發生的衝突影響,需要作相應的安排,暫停及聚會改期。教會對外及對內的回應和指引,以及應用宣道會區聯會所發出的聲明,教牧同工和領袖必須小心判斷形勢,留意不同光譜信徒的反應,小心調校發佈方式和字眼,並彈性應變。同工要留心不要假定某群體全部人也是某種取態,亦要留意信徒在當中經歷的情緒困擾。

講台上的公義和真理宣講:教牧在這段期間於講台的教導亦面對不少挑戰。我們在艱難中須持守盡心竭力牧養的態度,在講道中可多講關於公義、教會歷史、末世的提醒、政教關係、和而不同、持守使命的信息。我所服侍的教會多年來亦刻意教導將教會資源服侍社區的中下層。因此在近來的爭議和動盪中,教會上下仍能一同持守這服侍社區的使命,同心為社區不同需要人士,帶來上帝的醫治和祝福。

總結

在這次前所未見的風暴當中,各教會和機構都在發揮各自的特性和恩賜,牧養不同需要的肢體和城市中的未信者。面對前面可能更嚴峻的挑戰和壓迫,我們必須再思教會的社關和使命定位,並加強會眾在信仰上的裝備,深入探討公義和政教關係、合一和關係修補等。在「分色牧養」的課題下, 即或最終因無法同行而要分道揚鑣,也未嘗不可。深信上帝在歷史和教會中擁有主權!上帝的道路和意念總比我們高!

 

 

 

「反修例」與教會牧養情況研究系列(十五)

本文同步刊於《時代論壇》(2020.2.14)

反修例與教會牧養——迎難而上、恩賞探索

conversation-1468159_1920

Image by S K from Pixabay

◎陳敏斯

近日大家對「反修例運動」的注意力好像已被武漢肺炎取代,但學術界對這運動的研究興趣卻是有增無減。近日就有超過兩百多位學者及智庫向政府申請這方面的研究基金。福音證主協會、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和領導力培訓學院在去年九月及十月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已告一段落,期間發表了十多篇文章,並於去年年底舉行發佈會,得到不少寶貴的回應,故此希望在這裡作些總結。

九月的質性研究(焦點小組)對象是教牧,十月的量性研究(問卷調查)主要是針對信徒。雖然是從不同角度探討,結果卻互相呼應,提供了不少具體的牧養方向。就著質性研究的結果,有關教會狀況和回應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講台教導與信徒反應

「大部份教牧在講道上感到兩難,所以盡量小心用詞,或盡量不提社會事件。每次週六發生事件後,不少教牧在講道中會回應事件及肢體的情緒。但因不同政見,肢體都十分敏感,認為信息帶有立場,有些會感到不太滿意,在崇拜中途離開。」

雖然要適切地在講台回應對教牧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在問卷調查中,信徒對「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是有很高期望的(首三項之一),更是最能預測信徒對教會回應的滿意程度指標之一。縱使信徒的反應難料,避而不談似乎並非上策,重要的是迎難而上。無疑要能細心揣摩,預備適切、造就人、「落地」又搔到癢處的信息,一點也不易;然而,卻是一個明確可探討的方向。值得研究的,是怎樣的信息才能讓弟兄姊妹在這段非常時期得到安慰、幫助,並感受到上帝的實在和同行。

開放堂會的考慮和爭議

「由於後來各區都有遊行,不少教會開放場地作休息站。法律上的考慮和弟兄姊妹的反應都不太容易處理。不少教牧因希望回應需要和服侍社區,所以決定開放教會。有些教會因此被傳媒報道和抺黑,深刻經歷到服侍和同行的艱難。」

開放堂會涉及非常具體的決定和行動,亦突顯教會內不同的爭議。在問卷調查中,這是信徒期望與教會回應最大的落差。雖然開放堂會現已不再是一個問題,卻反映出教會更須迎難而上,在極具爭議的問題上作具體的決定,不逃避。當然,從來都沒有絕對正確的做法,每間堂會都有其獨特狀況和群體。長遠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制定深得人心的決策過程,讓大家經過正向的溝通,明白各方的聲音、意願才作決定,雖然最終未必是全體贊同,但這樣確定教會方向和價值觀,未嘗不是好事。即或最後某些肢體因不滿離開,亦可坦然面對。

不同政見下的牧養、溝通和了解

「不少教牧表示,同工和執事團隊在是次運動中大多立場相似,由於有了信任與關係,達致順利溝通和回應。教牧都多了親自與不同政見的肢體溝通和疏理問題。他們也希望讓不同年齡、立場的肢體,有更多機會彼此表達和理解,從而去建立肢體的生命。」

雖然問卷調查反映「在團契小組中就事件討論和分享」是教會最常見的回應之一,但回應與期望出現最大落差的也在這方面,包括「安排講座或與信徒一起參與講座」及「約見不同立場弟兄姊妹面談」。在教會回應方面,「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更是最能預測對教會滿意程度指標之一。由此可見,在不同政見下,同行、溝通和了解雖然困難,卻十分重要,不能迴避和忽略,是需要學習和銳意改善的地方,也是我們可更深入研究的方向。

信仰反思、禱告及屬靈操練

「社會動盪,不少信徒都作出很多信仰反思和提問。教會也更多舉行祈禱會,與弟兄姊妹一同認罪及回到上帝同在中。教牧也分享到安靜和基督教默觀等屬靈操練,有助得到上帝牧養和醫治。」

在問卷調查中發現,「舉行祈禱會」是受訪者及其教會最常見的回應方式;個人回應方面,「參與祈禱會」亦是最能預測對教會滿意程度的指標。有教牧表示與其一開口便爭拗,倒不如閉口,在上帝面前,祈求祂的啟示和掌管。近日我們亦觀察到無論教牧或信徒都對安靜、默想或默觀等教導和聚會大感興趣。當我們覺得該說的都說完了,要爭拗的仍沒完沒了,可能就是要沉默,安歇在上帝裡的時候。

總結

雖然在研究中我們並未發現信徒大幅度離開或加入堂會的跡象,但運動持續下去,這方面的趨勢可能會變得明顯。譬如在個人回應上,「參與集會/遊行」及「參與聯署」最能預測他們對教會回應的不滿。今次的研究主要集中恆常返教會的信徒,但在我們較早前進行的「離堂會」質性研究中,發現信徒離堂會的其中一個主因是「教會對政治社會議題的回應」不足。另外,他們心中最渴望的教會元素之一,則是「啟發性及能跟生活接軌的聖經教導和講道、多一點深度的信息,關心社會議題,有上帝在當中」。

我們當然不希望這個研究被視作是信徒對教會的滿意度調查,因為每間堂會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傳統、恩賜、素質和使命,如何在參與社會議題上取得平衡可不能一概而論。其中一個出路可以是透過「恩、賞、探索」(Appreciative Inquiry)1——以堂會的強項和過去正面的經驗為基礎,發掘本身的獨特性、群體的意願和夢想,締造對話、想像的空間,繼而集合共創精神,延展過去的優勢,回應呼召,進入神的命定,迎難而上,注目上帝已賜下的恩典和資源,乘風破浪。

 

1. 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現針對教會和機構的需要,定期舉行「恩、賞、探索」的簡介會和工作坊,詳情請參考網頁http://rbc.bethelhk.org

 

「反修例」與教會牧養情況研究系列(十三)

本文同步刊於《時代論壇》(2020.1.31)

牧師,你做了甚麼?

reed-603032_1920

Image by TanteTati from Pixabay

◎劉忠明

堂會發生問題時,會眾總會問「牧師,你做了甚麼?」,特別是現今社會出現分歧、會眾間有爭議的時候。他們背後當然有不同的動機,有些是不滿、有些是困惑、有些則是真誠地希望教會能做點工作。不管牧者如何看待社會事件和牧養關係,弟兄姊妹總覺得牧者一定要做些甚麼,才感到是被牧養。

今天,要牧者公開表達自己的政治取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這也不是牧者要做的事。牧者的召命是牧養羊群,讓信徒來到基督面前,做個好門徒。牧養不單是關顧和認同,也要教導和引導,讓聖經的真理進入人裡面,然後在生活各個層面活現門徒的生命,因聖經「對於教導、責備、糾正、訓練人行義,都是有益的,讓屬神的人得到充分的裝備,可以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新漢語)

今天有些堂會,在面對社會議題和會眾間關係的問題時顯得無所適從,主因可能是會眾對聖經真理掌握不多。無可否認很多信徒到教會都是尋求安慰、得平安,他們認為信仰是個人的事,不用理會社會發生甚麼事。除了傳福音和一些社區服務外,社會所生的事是不需要花時間去理解和參與的,更遑論討論和參與政治。

這種信仰和社會事情的分割不是很明顯的,可能信徒也察覺不到,直到面對某些貼身的議題要表態是否支持,又或是自己跟家人、團友對某個社會議題意見嚴重分歧時,才發現有問題。信徒要何去何從呢?牧者此時責無旁貸,一定要負起教導的責任。問題是教導的內容是甚麼和如何去教導。

從現今的情勢來看,會眾要弄清楚的是聖經怎樣看政權和公義這兩大議題,延伸出來的便是教會在世的使命。這些好像是老生常談的題目,每人都有一些答案,但切實地在此時此刻的香港情境下,這些理解是否仍然正確,並且如何實踐呢?相信不是很多弟兄姊妹對這些題目有深度的個人思考,通常都是依據過去的經驗和教會傳統而有一些結論。就讓我們藉著今天的情況,實實在在地研經,同心尋找上主在香港教會的心意。主日崇拜中的教導當然是一個選擇,但崇拜卻不能夠有充分時間去討論,所以主日學、小組查經、研習會,甚至退修會都是可行的,重點是提供機會讓堂會內的弟兄姊妹在扎實的聖經基礎下,去思考堂會的使命,這些場合不應是牧者單向的傳遞,而是雙向的交流互動,大家切實地為堂會的未來理出一個方向。

另一方面,去牧養關係破裂了的弟兄姊妹亦是需要的,而這種牧養照顧往往是很個人化的。然而在現實環境中,不是很多弟兄姊妹認為自己有問題,要負上復和的責任,因此可行性較高的是組織人際關係、團契生活、情緒管理等的研討會,讓信眾在較自然的環境下審視自己的問題,明白信眾的差異和解決一些偏差。在已實行分齡牧養的堂會,這更容易進行,例如可以在不同群體針對跨代異議的問題來敎導,將復和的觀念和方法引進家庭、教會和職場生活當中。

牧師確實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現在的環境亦提供了查巧聖經的土壤,讓聖經進入信徒的生命中。若把握不到這個時機,恐怕會眾便失去裝備,行不到善事,信仰生命難以更新,慢慢地也失去對領袖的信心,堂會只是因循地運作,漸漸地失去影響力,像老底嘉教會般不冷也不熱,終於被捨棄!(啟3:16)

「反修例運動與教會牧養」問卷調查報告2.0

church-1509585_1920

Image by Markus Spiske from Pixabay

◎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福音證主協會、領導力培訓學院

就近日「反修例」運動帶來的影響,福音證主協會、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和領導力培訓學院在十月中,透過網上問卷調查,了解信徒對教會的回應、他們的期望以及個人回應等。初步結果已於十二月中公佈。

今次量性問卷調查主要由信徒角度去了解教會回應的實況及信徒的期望。研究結果顯示在教會回應的層面上,教會愈多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提供輔導服務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能預測到對教會滿意程度愈高。就教牧焦點小組的結果分析,教牧亦認為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是「羊在哪裡,牧者也在那裡」(pastoral presence),與肢體同行的表現。今次問卷使用雪球抽樣法(snowball sampling),透過神學院、機構和個人網絡發放,為期約兩個星期(二〇一九年十月十至廿四日)。今次研究的限制是參加者由較多民主派(約80%)和年輕的信徒組成,可能未能反映具代表性的教會實況,亦不代表香港實際信徒分佈現況。

我們就著問卷所收集信徒填寫其教會回應、他們對教會就事件回應的滿意度作線性迴歸分析,並比對問卷參與者的背景資料,找出能預測參加者對教會的滿意度之教會回應變數。迴歸分析發現,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提供輔導服務,是預測問卷參與者對教會滿意程度的兩個最主要元素。以下結果是以調查中恆常返教會的3,398人的回應作統計分析。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政見背景作分析)

政見背景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最能預測的項目)

Top 2 Predictor
(第二項最能預測的項目)

Top 3 Predictor
(第三項最能預測的項目)

本土派/
激進民主派

15.7%

4.9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提供輔導服務
溫和民主派

65.3%

5.52**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提供輔導服務
中間派/
無政治傾向

11.4%

6.30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負面相關)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親中派/
建制派*

1.4%

6.00

/

/

/

不適用

6.2%

5.73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

**p<0.05,滿意程度顯著較低
*親中派/建制派組別人數較少,所以未能有數據上顯著的預測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年齡作分析)

年齡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18-29

25.5%

5.4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30-39

25.5%

5.40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40-49

25.7%

5.59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50-59

18.5%

5.68

提供輔導服務 在團契小組中就事件討論和分享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60或以上

4.8%

5.90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

/

*沒有組別間的分別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教育程度作分析)

教育程度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中學或以下

10.8%

5.70

舉行祈禱會 提供輔導服務

/

專上非學位

13.6%

5.53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安排講座或與信徒一起參與講座
學士

48.9%

5.55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碩士或以上

26.8%

5.4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沒有組別間的分別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性別作分析)
性別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男性

35.8%

5.39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女性

64.2%

5.62*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p<0.05, 滿意程度顯著較高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信主年日作分析)

信主年日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0-5年

4.7%

6.00

提供輔導服務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

6-10年

14.3%

5.63

提供輔導服務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11-15年

19.5%

5.51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16-20年

17.1%

5.53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20年

44.4%

5.48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沒有組別間的分別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教會人數作分析)

所屬教會人數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50以下

3.0%

5.46

/

/

/

51-100

10.5%

5.59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101-200

22.3%

5.61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安排講座或與信徒一起參與講座 提供輔導服務
201-500

25.9%

5.62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約見不同立場弟兄姊妹面談
501-1000

12.2%

5.5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

1001-2000

9.3%

5.83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2000

16.8%

5.14*

舉行祈禱會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p<0.05,多於2000人教會滿意程度較低

本報告就不同信徒的背景,分析他們對教會回應的期望,結果反映他們一致期望教會舉行祈禱會提供輔導服務為主。由於研究結果指向講道輔導為最重要的教會回應元素,我們就這兩項回應作了進一步的分析,以了解不同背景的問卷參與者對教會的回應,跟對教會滿意程度的關係。其中較顯著的,是當所屬教會講道很少/從不提及(反修例事件),或很少/從不提供輔導,18-29歲及30-39歲兩個群組對教會的滿意程度顯著比其他年齡組別低。

年齡

所屬教會講道經常/有時提及

所屬教會講道很少/從不提及

N=2,227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N= 1,132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18-29

 27.3%

6.25

21.8%

3.50*

30-39

26.4%

6.24

23.4%

3.56*

40-49

25.2%

6.38

26.9%

4.15

50-59

16.8%

6.41

21.7%

4.58

60或以上

4.2%

6.66

6.1%

4.86

組別間的分別

沒有年齡組別間的分別

18-39
比其他年齡組別低

*p<0.05
**部份受訪者未有回答此問題,故總數與上述項目不同

年齡

所屬教會經常/有時提供輔導

所屬教會很少/從不提供輔導

N=1,333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N= 1,337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18-29

29.2%

6.49

23.3%

3.92*

30-39

26.3%

6.51

26.1%

4.07*

40-49

23.5%

6.69

26.3%

4.43

50-59

16.6%

6.62

19.1%

4.64

60或以上

4.5%

6.67

5.1%

5.09

組別間的分別

沒有年齡組別間的分別

18-39
比其他年齡組別低

*p<0.05
**部份受訪者未有回答此問題,故總數與上述項目不同

除了堂會的回應和期望,問卷亦問到弟兄姊妹在個人層面上對「反修例」事件的回應。當中向上的(對上帝)回應方式包括禱告、聖經中尋求神的心意等,而橫向(社區層面)則包括參與聯署、集會/遊行等。個人向上回應愈多或橫向回應愈少,都預測到對教會的滿意程度較高。
就初步研究結果及今次進深分析所顯示,信徒主要期望教會在同行、教導及輔導上作回應。今次的研究參加者約80%為每週有穩定教會聚會的信徒,因此未能反映不穩定參與聚會或離堂會信徒的期望。對應本中心去年訪問「離堂會」肢體的研究,同樣發現「離堂會」肢體盼望在教會經歷愛與同行,以及他們懷念以往在教會有深度的講道和聖經真理的教導。兩項研究結果同樣指向講道的重要,及肢體對教牧同行的渴求,這些結果都為我們帶來牧養方向的進路。本中心亦希望進深了解肢體對講道的期望,及在這半年裡曾幫助他們的講道信息。盼望教會和肢體互相學習、了解和同行,一同在這動盪的時代中站穩,作福音和盼望的見證。

「反修例」與教會牧養情況研究系列(十二)

本文同步刊於《時代論壇》(2020.1.17)

復和,基礎在哪裡?

◎劉忠明

轉變要有成效,需要針對問題的核心來變革,卻也不可忽略已浮現的表徵。只說長遠問題要長遠解決而輕看現況,則可導致改革功虧一簣。例如現在堂會的跨代、跨階層矛盾和異議,無論是否已經外顯,都要積極處理。概括來說,堂會內弟兄姊妹需要的是復和。

要實現復和,要有客觀條件的幫助,例如社會和堂會的氣氛。聖誕節是記念耶穌的降生,而復活節則是赦罪救贖的時間,教會可以把握這些節期來傳遞復和的信息,但無論如何,復和的基礎始終離不開個人。

在個人層面上,首先是態度問題;態度多多少少也反映了價值觀和認知經驗。香港的華人教會多是單一文化,上一代還有說方言的堂會,例如潮州話教會,但近年教會已漸漸變為以廣東話為主,而且大多屬保守福音派。堂會內的多元文化是少的,而政見不同在香港更是新鮮事物。在外國的教會,支持不同政黨的人都習慣一同崇拜,例如美國的福音派教會雖然傾向支持共和黨,但支持民主黨的弟兄姊妹仍會在同一教會敬拜,只是投票時作不同的選擇而已。試想想耶穌的十二個門徒也不是同一黨派的,祂的跟隨者更是來自五湖四海,今天我們為何要囿於政見而不能復和?基督是有超越性的。

所以若能有此等多元文化共存的經驗,我們便不必採取敵對的態度。現在很多人都懂得分辨信仰中的相對性和絕對性,而不會貿然否定他人的想法。根本的改變要由自己開始,惟有能接受不同的看法才可寬恕別人,這是由尊重別人開始,不強求別人一定要同意自己的看法,不以自己為中心,不再以為自己才是掌握真理的人,那麼我們便易些跟持異議的人相處。

當然,出現分歧是由於大家對現象的不同理解而有了價值判斷,但為何我們會早早認定是別人有錯或別有用心,從而很快地下了必然愛不下對方的結論?在神面前我們都不完美,但我們都是按祂的形象造的,我哪裡比人優越呢?就讓我們接納自己和別人的有限,以此為復和的基礎,然後才可以對話,才可以建立「和而不同」的關係。我們寛恕,不是因為有極大的愛心可以包容別人的過錯,而是看到自己也是如此,這才是聖經的道理。

也許要我們學效耶穌的樣式有點困難,祂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精神可能實在離我們有點遠,我們頭腦上也許明白,但感情上不能放下;要面對那虛假和面目可憎的人,我們真的做不到,那怎麼辦?有時候我們得接受自己的軟弱,做不來不等於要放棄,慢慢學習才是出路,祂必憐憫,你相信主可以成全萬事時,也要等候祂做事的時間。保羅明白至聖的道理,然而他卻說不是以為已經得著了,他只是向著目標努力去做,盼望得到神為他預備的冠冕。

我們不能抗拒現已改變的堂會生態,卻可以立即開始這復和的旅程。今日的教會願意以此為牧養的目標嗎?

亂世中的屬靈操練

art-3860175_1920

Image by Akash Gupta from Pixabay

◎馮廸恩

反修例社會運動仍衝擊著整個城市。四十四位來自不同堂會的受訪牧者反映,在紛亂動盪的社會中,每天的生活節奏都紛紛亂亂,既要處理會友沉重的心情,又要抽離應對各方的訴求、會眾的家庭關係、自我的心靈掙扎。在困境中,受訪者更在乎明白上主的心意,想得主的指引,從省察禱告中尋得智慧。不論牧者還是信徒,都在審視靈性如何展現於現實生活中。以下是透過焦點小組所呈現的部份現象 (下文斜體句子直接引自受訪內容):

一、個人靈力辨識(discernment)

在焦點小組的訪問中,不少牧者都分享到這場運動帶來屬靈的反思,特別是對耶穌基督的受苦心志有更深的體會。受訪的牧者不少人都曾對事件感到無力、痛心,然而藉著禱告、退修及靈修導引(spiritual direction)等操練,他們從負面情緒中更新,並從神領受新的啟示。個人認為這種動盪環境是孕育人心的好土壤,用這種聯合禱告叫人尋求神要作甚麼,我們又可以如何配合。

至於信徒方面,不少受訪教牧都認為,這是顯出弟兄姊妹個人靈性和信仰的時候。大部份受訪牧者指出,會友有不同立場,他們按其倫理道德、靈性經驗、信仰認知去表態。部份受訪牧者表示,這場時代運動終究考驗信徒如何從多年的教導和牧養中思索、信守神主權,如何在失望中存盼望,在不滿社會問題中仍感恩、跟意見分歧的人持守愛與恕的態度,常常討神喜悅,省察並更新,在與神與人的關係中常存信、望、愛。

今次事件是教會的「表演時間」(show time),顯出教會過往的教導和弟兄姊妹的靈命有多少根基。

這就是處境的問題。反過來是問我們,我們是甚麼材質的人?其實最重要不是我們是甚麼材質的人,更重要是上帝是一個怎樣的上帝。

二、與異見者相處時焦慮重(spirituality and stress)

大部份受訪牧者都表示,在教會內外都面對關係分裂的壓力。不論在教會、家庭、職場,是初相識還是相交多年的朋友,都有離開群組、取消連結的情況。一連串的杯葛行動,更由文字、語言爭拗升級至消費取向。在濫發資訊、又要凡事求真(fact check)的當下,牧者不能拒收信息,還要適時作回應;面對著要如何回應、何時回應,又要在講道中向不同立場的會眾即時分析及釋經,張力可謂不小。在這種要求有急促應變能力的壓力下,牧者即或能放下急速步伐,選擇靜候神的聲音去面對外在逼迫,仍大感力不從心。但亦有受訪牧者表示,這是一個更好地牧養個別信徒的機會,可跟不同的人禱告同行。

會眾中必定有不同意見和立場,教會會儘量保持中立,希望平衡各方的看法。

三、靈性與工作情感(workplace spirituality)

大部份牧者觀察到信徒的無力感。信徒之間、家人、鄰里的關係也糾纏於黑白正反兩難中。他們對工作前景、生活環境也感到悲觀,擔憂下一代的前途,開始考慮是否應該移民。牧者也面對著勢力的欺壓,被投訴、被「篤灰」(指被投訴包庇異見者)而產生孤單和無奈感。不少受訪者指昔日的神學訓練並沒針對政教、職場智慧、社會分裂等問題作出教導,故此缺乏實戰經驗,無力紓緩自己和會眾在社會爭辯中所受的委屈、侮辱及傷害等情緒。受訪者認為,信徒和牧者確實需要有安靜的時間和心靈,單獨與神相處,但現實是牧者要花很多時間應付堂會工作,根本無時間、空間這樣做。

原來我們過去的神學訓練和牧會的經驗只適用於安逸的環境裡,在面對眼前這種嚴峻境況是很無力的。

弟兄姊妹在facebook上問是否應叫肢體不要講粗言穢語,但作為牧者,我理解他們為何有這樣的表達,那純粹是一種發泄。當然他們可選擇比較溫和的方式,但在這樣的時勢,連牧者的情緒都「爆煲」,我們又可以如何處理這情況呢?

四、由內而外的靈命成長(spiritual formation)

受訪牧者表示,在困境中信徒更多反覆思考禱告是否有用。不論甚麼年紀、從事何種職業,如何將受外在影響而波動的情緒,與內在的靈相隔或相融、將生活與靈修結連、再將靈修中所領受的應用於生活中,這些都是信徒於生活中實踐信心的急切需要。

有受訪牧者認為,同工當務之急是要由內而外更新靈性來事奉。能安靜於主前、被主牧養,才能以主的愛去牧養群羊,在亂世中活出盼望的根基。筆者相信,教牧間若能建立跨堂會的屬靈情誼,結連跨地區、跨時限的互動交流平台,以「僕人敬聽」的專注,在亂世中重尋牧者角色與心腸,必能興起更多接班人。

筆者反思身處容易自義、慣於質疑別人的世代,個人如何在團契、職場、生活中都能作鹽作光?信徒如何辨識某意念是神的心意而不是自己的看法?基督徒在職場為何沒有行神看為正的事?如何可結連資源操練日常靈性、結網同行建立屬靈友誼,彼此尋求神的心意,討神喜悅,傳承祝福?歷代教會都經歷過不同的政治風波,神給人自由意志,可選擇敬畏神,或停留於指罵、種植仇恨的關口;或停止對立,植根於神的信心關係(直向),以至能以神為首,實踐與己、與人(橫向)重建復和關係,在社群中作和平之子。若是自卑禱告、常常尋求(在禱告、敬拜中專心尋求)神的臉,轉離惡行(悔改回轉),神必垂聽並醫治這地,將咒詛轉化為祝福。

 

 

 

「反修例」與教會牧養情況研究系列(十一)

本文同步刊於《時代論壇》(2020.1.3)

要改,但不要錯判

reason-3353775_1920

Image by Susan Cipriano from Pixabay

◎劉忠明

轉變是要把握機會,乘勢而上,那便事半功倍,然而在籌劃變革時要留心,不要操之過急,以致錯判形勢。若不知道要改變甚麼,又或改革的方法不對,最終只會一事無成。

堂會要改變,首先要了解清楚今天面對的問題是甚麼。正如人生病,就要去看醫生,所謂病向淺中醫,因著不同的理由而拖延,決不是好事。醫生斷症亦很重要,醫生會盡力分清楚病徵和病源,但在堂會,我們有時會將問題的表徵和原因混淆。探究病源確是專業的判斷,所以由富經驗的牧者和領袖來斷症是重要的一步。

為何我們容易混淆表徵和原因呢?因為我們常會先入為主。例如某人經常遲到,我們便會歸咎他有不守時的陋習,也不尊重別人,這種沒有深究原因便下結論的情況經常出現。回到今天堂會的情景,部份堂會近日崇拜的人數和奉獻金額都下跌了,是甚麼原因呢?要處理這問題,應該作何改變?

我們很容易便會説群眾運動是主因,它既令會眾分裂,又影響經濟,所以弟兄姊妹減少了聚會,奉獻自然下跌。這是容易得出的原因,似乎也沒有甚麼不對的地方。但這些原因會否太表面呢?沒錯,關係撕裂、經濟轉差或會令聚會人數和奉獻減少,但哪個才是主因?還是兩者都不是,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存在呢?

社會局勢不穩無疑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然而這不正是人們尋求心靈得安慰和出路的時刻,那麼為何堂會聚會的人數不升反跌呢?也許是堂會未能提供人們所需吧!福音的本質是不會變的,然而在社會上的適切性卻可能落後於形勢。耶穌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宣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4:18-19,和修本)在現今的香港,堂會是否做到耶穌所吩咐的各樣事情呢?若不是,要改變的是甚麼呢?

堂會未能履行應有的使命及滿足會眾的需要或許才是真正的原因。這就是說堂會失去了屬靈的吸引力,令人卻步!若是真的話,以社會的事件作為病因便是錯判。有人認為青年人離開堂會,是因為他們不滿意堂會對社會事件不作回應,但為何他們期望堂會要回應,而堂會沒甚麼回應呢?這不是政治取態的問題,而是屬靈的問題。是堂會有沒有社會公義及社會使命的覺醒,是對福音的詮釋,是實踐對人的價值和尊重的表現。因此堂會若只著重教導年青人要順服、要有信望愛,明白政權的短暫性等等便是不足夠,亦代表堂會沒有深入處理真正的病因!

這不是說不用理會表面的原因,我們仍要處理情緒、仇恨、復和等問題,也要在經濟上幫忙受困擾的會眾,但堂會亦不能輕看聖經的理解及結合現今情景的教導,惟有會眾感受到牧者是與自己同行,聖經是按著正意分解,且和生活有關,他們才會認同堂會,願意更接近基督。

小心分辨真正的問題在哪裡,才能作出有效的改變。那麼堂會應如何改變呢?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自己的平安賜給你們;我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給的。你們心裡不要難過,也不要恐懼。」(約14:27,新譯本)願各堂會都得到平安!

面對未來逆境的資源

personal-3285993_1920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呂慶雄

暫時仍沒有人可以預計「反修例」運動還會持續多久,但它對整個香港的影響肯定非常深遠,若在未來回看,它在教會史上必定佔重要的一課。而現在就是時候,反思教會領袖如何繼續在逆境中作領導,及如何更新牧養概念與方法的最佳起點。

透過「反修例」與教會牧養影響的研究,清楚反映出教會領袖面對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對時局不同理解導致嚴重的撕裂,二是過去的裝備及事奉經驗並不足以應對當前的處境。教會領袖如何繼續帶領,確是一大難題。然而,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我們其實擁有很多資源。作為屬靈領袖,我們擁有的最基本資源就是永活全能的神、按祂形象被造的你及造就人快速成長的逆境。

近年有不少領導學理論都有觸及在劇變世代中如何有效地領導,如調適性領導(Adaptive Leadership)及複合型調適性領導(Complex Adaptive Leadership)等。相關的理論認為世局是多變的,但領袖可以從劇變的世代中不斷學習與適應,每個經驗,不論是成功或失敗、快樂與痛苦,都是人成長的機會;吸收了經驗,便能面對新的挑戰1

若我們相信神無處不在,包括在我們經歷成功與失敗的歲月中與我們同行,並不斷向我們啟示,我們便有充份理由相信神在幫助我們適應新環境,甚至透過此刻的遭遇向我們說話。如此,我們不斷適應環境改變而調整策略與方法時,便不是漫無目的,而是朝向更合神心意的方向發展。過程中,必有捨棄、學習、更新及建構新的傳統。

從今次「反修例」亂局中,教會吸收了二○一四年雨傘運動的經驗,學習改變便可知一、二。按焦點小組訪談的結論反映,在「反修例」爭議下,沒有遇到太大衝擊的教會,都曾在二○一四年經過或大或小的風波,例如教牧長執間曾因對「佔中」的意見分歧而爭吵,及後有部份成員離開教會。而在今次,不同教會的同工選取了不同回應的方法,如:不在教會內討論政治立場,或訂下不在群組討論時事的共識等等。除了避開敏感、具爭議的話題外,有教會亦鼓勵會友更多關心社會,在資源許可下,在教導上增加社會時事的講座或課程。在這過程中也間接形成了教會的主流觀點,這不一定是政治立場,但至少是對時局某些主流意見。

此外,在過去幾年裡多鼓勵會友進入社區、服侍社區的教會,在面對「應否開放教會」的討論時,也能從較務實的角度去討論,如教會所在地區、樓宇類型是否適合,開放教會的目的是甚麼等等。這都是從經驗中學習,從而成為今次「反修例」風波下,教會沒有受到太大衝擊的原因。

今次調查研究也發現,教牧與會友間的良好屬靈關係是有效的防震網。走在前線的年輕人會體諒同工的難處,不期望他們表達立場。不認同教牧於講道時所表達信息的資深會友,也會正面地回應,甚至笑著說「不認同但不割席」。

若我們繼續向前看,過去以事工主導的教會,是時候改變為以關係主導。推動小組、深化牧養關係、減少純交誼的活動,著重推動活動的過程成為建立人的媒介,或許可以深化彼此的關係,成為可以和而不同的團契。若已因政見而心存芥蒂的,除了「分色牧養」作為權宜之法,避免更深割裂外,更可以找出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或事工,多著重「相同」,少處理「相異」之處;先修補,再談接納與饒恕。

面對未來,有想推動關心中國教會福音需要的同工發現此刻談中國很困難,也有不少牧者懼怕「一國一制」提早來臨。這些懼怕是真實的,亦無人能準確預計未來會怎樣。但若接受神在環境中教導及裝備我們面對未來,我們如今首要做的就是反思今日所學,積極學習及改變。誰知道今日所經驗的,不正是明日面對更大逆境的能力?

其實,不少國家及地區的教會都有面對動盪社會處境的經驗,甚至深刻反思,如中東與中國內地的教會,他們如何走過崎嶇成長路,非常值得香港教會借鏡。所以我們聚焦當前經驗外,也可向其他教會學習。沒有人可以預計未來會怎樣,但如何面對未來則需要在今日開始作出改變。

「反修例」與教會牧養情況研究系列(十)

調適領導系列(二)

本文同步刊於《時代論壇》(2019.12.27)

 

 

1. 想進一步了解,可參Nick Obolensky, Complex Adaptive Leadership: Embracing Paradox and Uncertainty (London: Taylor & Francis Ltd., 2014)。中譯:《未來領導力》(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

「反修例運動與教會牧養」問卷調查研究初步報告

security-1202344_1280

Image by Thomas Breher from Pixabay

◎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

就近日「反修例」運動帶來的影響,福音證主協會、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和領導力培訓學院在二〇一九年九月進行了一項關於「反修例與教會牧養」的質性研究調查。研究以焦點小組形式訪問了四十四位教牧,了解教會現時的處境、同工的個人狀況及教會未來面對的挑戰。

十月中,我們又透過網上問卷調查,了解信徒在是次運動中對教會的回應、他們的期望及個人回應等。此網上問卷是透過神學院、機構和個人網絡發放,為期約兩個星期(二〇一九年十月十至廿四日)。總共收到3,781份有效問卷回應。其中,約80%為每週有穩定教會聚會的信徒,約8%為教牧同工,約10%為不穩定參與聚會或離堂會信徒。

參加者背景如下(並不代表實際信徒分佈現況):

今次網上問卷的參加者以民主派居多,而以下的分佈並不代表實際信徒現況。參考九月份《明報》委託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的民意調查,當時的結果本土派/激進民主派佔15%、溫和民主派佔36%、中間派/無政治傾向佔41%、親中派/建制派佔7%。

基督徒會眾 N=3,485

%

教牧 N=296

%

本土派/激進民主派

555

15.9%

26

8.8%

溫和民主派

2,266

65.0%

201

67.9%

中間派/無政治傾向

396

11.4%

34

11.5%

親中派/建制派

50

1.4%

2

0.7%

不適用

218

6.3%

33

11.1%

**並不代表實際信徒分佈現況

參加者所屬教會宗派以三大宗派(宣道會、浸信會、播道會)較多,共約佔52%。根據建道神學院量性研究組二〇一四年就全港二十大宗派的堂會分佈的報告,三大宗派的堂會數目約佔全港1300多間教會的25%。

所屬教會宗派

基督徒會眾 N=3,485

%

教牧 N=296

%

宣道會

694

19.9%

42

14.2%

浸信會

672

19.3%

61

20.6%

播道會

436

12.5%

36

12.2%

中華基督教會

225

6.5%

25

8.4%

信義宗

173

5.0%

18

6.1%

五旬宗

131

3.8%

4

1.4%

循道衛理

95

2.7%

8

2.7%

其他宗派

1059

30.4%

102

34.5%

**並不代表實際信徒分佈現況

此問卷的參加者以年輕的信徒較多,49歲以下佔約77%。參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的二〇一四年教會普查,15-44歲參與教會聚會的信徒約佔40%。

 年齡

基督徒會眾 N=3,485

%

教牧 N=296

%

18-29

890

25.5%

29

9.8%

30-39

901

25.9%

78

26.4%

40-49

893

25.6%

85

28.7%

50-59

636

18.2%

88

29.7%

60 歲以上

165

4.7%

16

5.4%

**並不代表實際信徒分佈現況

研究結果(一):受訪者所屬教會就事件的回應

在有效的回應中,有參與教會聚會的基督徒及教牧表示,所屬教會就事件的最常回應是舉辦祈禱會、在團契小組中就事件討論和分享、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而教牧填寫教會的回應大致比信徒填寫的為多。

平均值
(1:從不 > 4:經常)
有參與教會聚會的基督徒 N=3,398 教牧 N=296 教牧比會眾數據上顯著較高
舉行祈禱會

2.94

3.01

在團契小組中就事件討論和分享

2.86

2.9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2.80

2.91

經歷不同程度的分裂
(如退出whatsapp群組)

2.51

2.65

提供輔導服務

2.43

2.61

弟兄姊妹離開堂會/停止參與聚會

2.38

2.34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2.33

2.68

撰寫牧函、分享牧函

2.19

2.21

約見不同立場弟兄姊妹面談

2.00

2.48

安排講座或與信徒一起參與講座

1.87

1.98

在遊行或示威期間開放堂會作休息站

1.67

1.61


研究結果(二):受訪者對所屬教會的期望

除了觀察信徒所屬教會的回應,我們亦在問卷中嘗試了解受訪者對所屬教會的期望。就今次問卷結果所顯示,受訪基督徒和教牧同樣最期望教會舉行祈禱會和提供輔導服務。而受訪基督徒在其中三項的期望比教牧顯著較高。

平均值
(1:非常不同意 > 4:非常同意)

受訪基督徒 N=3,485

教牧
N=296

會眾比教牧數據上
顯著較高

舉行祈禱會

3.46

3.38

提供輔導服務

3.41

3.3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3.30

3.22

在團契小組中就事件討論和分享

3.29

3.23

撰寫牧函、分享牧函

3.28

3.21

約見不同場弟兄姊妹面談

3.28

3.29

安排講座或與信徒一起參與講座

3.27

3.21

在遊行或示威期間開放堂會作休息站

3.27

3.07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3.17

3.16

不做任何事

1.32

1.39

就受訪者對所屬教會的回應與期望回應的落差,以下幾項是落差最大的幾項回應:

最大落差

有參與教會聚會的基督徒
N=3,398

教牧
N=296

Top 1

在遊行或示威期間開放堂會作休息站

Top 2

安排講座或與信徒一起參與講座

Top 3

約見不同立場弟兄姊妹面談

撰寫牧函、分享牧函


研究結果(三):受訪者對所屬教會回應的滿意程度

在問卷中,我們邀請受訪者就過去幾個月他們所屬教會的回應,填寫滿意程度。我們希望藉此了解和量度受訪者認為所屬教會在「反修例」事件中的回應是否足夠:

1=十分不滿意
10=十分滿意

有參與教會聚會的基督徒
N=3,398

教牧
N=296

兩組之間數據上沒有顯著分別
滿意程度

5.54

5.69


研究結果(四):受訪者的個人回應

除了堂會的回應和期望,問卷亦問到弟兄姊妹在個人層面上對「反修例」事件的回應。當中祈禱是受訪者最常用向上的(對上帝)回應方式,而參與聯署則是橫向(社區層面)最常用的回應方式。當中教牧在向上的表達,以及參與講座的數據都顯著較高。

平均值(1:從不 > 4:經常)

受訪基督徒 N=3,485

教牧
N=296

教牧比會眾數據上顯著較高 ✔
禱告 向上的表達

3.53

3.73

聖經中尋求神的心意

3.05

3.43

基督教靜觀/默想

2.65

2.97

參與祈禱會

2.55

3.30

參與聯署 橫向的表達

3.13

3.02

參與集會/遊行

2.85

2.86

參與講座

2.11

2.42


結果初步分析

我們就以上的問卷調查結果做了初步的分析,發現在受訪者個人表達方式上,愈多參與集會/遊行及聯署的,能預測到對教會滿意程度較低,及對教會的期望較高。相反,愈多參與祈禱會,則預測到對教會滿意程度愈高,及對教會期望較低。

而在教會回應的層面上,教會愈多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提供輔導服務及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能預測到對教會滿意程度愈高。

就年齡組別上的分別,18-39歲受訪者都對教會期望較高,他們橫向的表達(如參與聯署、講座、集會/遊行等)亦比其他年齡組別高。而50歲以上的受訪者則在向上的表達(如禱告、在聖經中尋求神的心意等)較其他年齡組別高。

此外,填寫自己為「本土派/激進/溫和民主派」的受訪者在對教會的期望都較其他組別高。「中間派/無政治傾向」則對教會滿意程度較高,而「本土派/激進民主派」對教會滿意程度較低。

總結

從上述研究結果可見,不少香港教會在今次「反修例」運動的歷程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回應。特別值得注意是舉行祈禱會不單是教會最常的回應,亦是受訪基督徒和教牧最期望教會的回應。而在教會回應中,「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是最能預測到較高的滿意程度。

今次問卷使用雪球抽樣法(snowball sampling),結果參加者由較多民主派和年輕的信徒組成,可能未能反映具代表性的教會實況,這是今次研究的限制。可是,我們希望此研究能幫助肢體對教會和信徒在這段時間的經歷有更多了解。我們希望在短期內有更深入的分析,特別就不同年齡和政見組別作更詳盡的報告,同時亦對比早前焦點小組研究結果作探討和回應。

在城市前景未明及教會不同的分歧和分裂下,盼望教會和肢體一同互相學習、了解和同行,倚靠上帝的帶領,一同在這動盪的時代中站穩,作福音和盼望的見證。

 

 

「反修例」與教會牧養情況研究系列(九)

本文同步刊於《時代論壇》(2019.12.20)

 

轉變,是要把握機會

opportunity-396265_1920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劉忠明

我們常說要改變很難,每當希望推行某些變革,總會遇到阻力,不是會眾不願意參與,便是無法堅持下去。傳統變革管理的智慧是把握機會,乘勢出撃,這樣便水到渠成,也較易持續下去。也許今天的堂會要學習把握眼前的機會更新堂會!

若檢視今天香港的情況,教會究竟希望做些甚麼?很多人都說當前急務是牧養青少年、使弟兄姊妹復和;也有人說聖經教導雖是長遠的任務,但亦應由今天開始準備了。無論是哪種事工,首先要問的,是這些是否教會和會眾的迫切需要?現在是否適合的時機去做?如何有效地執行反是較次要的問題。

今天的年青人,思想、行為明顯跟數代前的年青人有顯著分別,們對社會變革有一定的訴求。而不同堂會內的年青人心態也不盡相同,但整體而言,他們希望自己的聲音能被聽見、公義能彰顯,更重要的,他們希望信仰不是只在心中和嘴巴上,而是能夠活出來的!這種訴求跟耶穌所期望的「門徒」特質有何分別?耶穌同樣期望信徒能活出信仰,在不同的環境下見證祂的愛和公義,所以現今正是教導青年人學做門徒的好機會!牧者長執應把握眼前機會,切實地推動門徒訓練,一同學習聖經有關活在大時代的教導。老實說,若不是社會動盪,年青人又怎麼會這樣認真思考信仰,考慮接受「埋身」的聖經教導呢?

教會內存在異見不再陌生,只是有些會眾不想公開宣示自己的立場,即或不同意其他人的看法,亦只會保持緘默;而較激烈的,雖不至於作出對立的行動,但言談間有一定的張力。有些家庭也有類似情況,父母子女意見不同,縱然沒有衝突,但亦存在隔膜。各種環境因素都顯示出我們要疏理自己的情緒、解決衝突,這也正是教牧牧養的好時機。個人輔導、小組分享、處理不同意見都是立即可做的;當然也不要忽略以家庭為本的牧養。

有效的變革管理,關鍵在於順勢而行,儘量避開阻力,針對大家的需要,因著目標正確,成功變革的機會必然大增。但更重要的,是領袖不要只懂高高在上,空談理想和信心,而是要與大家同行,渡過這段混亂、沮喪的日子,這才是貼地的牧養。請記住這種機會可能稍縱即逝,牧者要好好把握,否則便失去牧養和教導的黃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