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不是一個人去做的

團隊做決策有很多好處,除了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加強辨識問題的能力外,又可增加歸屬感,推行決策時就可多些助力。每個人的性格、成長、經驗各有不同,所以對不同事情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大家能互相尊重彼此的意見,而這種尊重是建基於信任、建基於關係上。
Image by Daniel Mena from Pixabay

◎劉忠明

身為領袖便要為群體做決策,要辨清問題、考慮全局、估量風險,並要有信心。然而,這往往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因為即使是決策者都有限制和盲點。今天的領袖不應再是單打獨鬥,而是要組成隊團來帶領,成員相互合作和支援是成功的關鍵。

團隊做決策有很多好處,除了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加強辨識問題的能力外,又可增加歸屬感,推行決策時就可多些助力。但團隊決策也有不少困難要克服。首先是人的認知偏差。人總以為自己比人掌握多些資訊、多點智慧,對問題有正確的理解,又或認為自己是理性思考,較客觀和有根據,而別人則是主觀臆測居多。所以單靠個人作分析,有機會變成瞎子摸象,在團隊中作領導的,要小心防備這種認知偏差。

此外,雖屬同一團隊,但各人的目標也未必一致,看待成效的標準、何時要達成目標也有不同。例如談到門徒培育,大家對門徒的定義、培訓的理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在討論時,大家卻以為在說同一樣東西,結果便會出現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團隊的領導人在討論時先要弄清楚大家對事情是否有同樣的理解。

每個人的性格、成長、經驗各有不同,所以對不同事情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大家能互相尊重彼此的意見,而這種尊重是建基於信任、建基於關係上。例如討論教會該如何運用金錢時,有從事金融業的會友認為,應購買基金、股票,因為回報可高於通脹,但亦有會友認為這些都屬高風險投資,還是存放在銀行做定期存款最安全。若彼此沒有信任,就會懷疑別人的動機,引起不和。若以為所有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都是反對派,那就錯了;正如尊重別人的看法,不一定代表贊同對方,只是不會猜度別人的動機而已。

所以團隊有相任和了解,才能發揮效用。教會的領袖團隊雖然較少出現爾虞我詐的情形,但大家見面、生活時間始終不多,加上成員每年也會變動,大家多屬工作(事奉)關係,所以未能完全交心是常有的。惟有把事奉文化變成互相扶持的同行文化,一同去實踐召命,大家才懂得尊重和包容,才能作出對堂會有益的決策。其實,領導團隊不應只是為決策而存在,也該是門徒培育、團契相交的地方。

團隊要互信、互相尊重,也要小心不要過度齊一,以免失去創意。作決策有時要突破固有的思維、框框以外的思考(Think out of the box),尊重他人的同時,也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觀點,夠膽提出異議。例如因著疫情,很多聚會都被迫改在網上進行,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當疫情過後,堂會該單單回復實體崇拜,還是該線上線下進行雙線牧養?要以新思維去思考,才能找到最好的牧養方式。

作領袖的,若抱著自以為是、看自己比人強的心態來帶領,很容易失敗,所以除了開放自己、尊重和接納團隊外,個人的屬靈操練和異象亦是領袖的必要素質,要好好操練和培育。

做管家便要做好決策

領袖要提升斷症能力,減少主觀判斷、不作無理猜測及錯誤的歸因,不混淆表面情況和內裡原因。假如有充足的資訊,我們便容易作決定,但現實中沒這回事,所以做取捨時要有膽量和信心。堂會領袖和信徒不要把責任推卸給上帝,以為神會事事保守、會「包底」,我們也要盡力思考,這也是人的責任。
Image by mohamed Hassan from Pixabay

◎劉忠明

我們每天都要做很多的決定,不論大小、不論是經常或突發的。而在新一年的開始,個人或堂會也習慣做一些年度計劃。例如若疫情受控,堂會除了決定恢復聚會,應否維持網上崇拜?在疫情期間,堂會對會眾、社區提供的服務,疫後還要繼續嗎?再從闊一點的層面來看,在新的社會、政治氣候下,如何牧養不同政治取向的弟兄姊妹?怎樣跟弟兄姊妹分享教會經濟上的需要?這樣的決定實在數之不盡!

在做計劃和決策時,我們都希望有最好的決定,但事實上並非所有決定都能令所有人滿意。那麼,有甚麼地方要留意?

首先,要弄清問題,不要「判錯症、開錯藥」,甚至不要在錯誤時間推行適當的事。所以領袖要提升斷症能力,減少主觀判斷、不作無理猜測及錯誤的歸因,不混淆表面情況和內裡原因。例如疫情期間,教會的查經班在網上進行,但有弟兄姊妹不常參加,我們第一個想法是覺得他/她忙碌、懶惰或不想被關顧,但事實可能是他們無數據,又或不信任通訊軟件,因而不來參加。所以我們要深入了解各種情況,才能作適當的牧養。

有明確方向也是作良好決策的基本。對堂會來說,最重要的目標、方向是使人作門徒,所以做決定時若沒有牧養心態,只著眼於效率、傳統的做法、別人的眼光,而不願多走一步,便不是好決定。所以領袖不應因要避免行政困難或怕令某些人不高興而妥協,忘記了目標的優次。這對釐清問題有重要依據。

任何人都不會知道明天會如何,所以各項計劃、決定與現實必然有差距,這屬風險管理的範疇。不同的選擇都要衡量風險,例如今天熱話的疫苗,專家只考慮集體的利多於弊,但最終大眾接種與否,是個人決定;我們買不買某件東西也是個人決定,但堂會作的決策卻會對他人有影響,所以要從聖經真理、社會見證等方面去考慮,在權衡輕重後,才能作出適當的決定。在不能滿足所有要求的情況下,能找到為大多數人接受的方案,便是對領袖素質的考驗。

這便跟判斷哪些是重要因素有關。一個起點是儘量考慮全局,思考問題時要更廣更闊。除了看病徵、背後原因,還要考慮可能出現的後果。再以恢復實體崇拜後應否繼續網上崇拜為例,作領袖要考慮不單是人手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考慮會眾現時的習慣、對多人聚集的恐懼,這些都不是理性邏輯可解決的,所以要多方考慮,才能有妥善決策。

假如有充足的資訊,我們便容易作決定,但現實中沒這回事,所以做取捨時要有膽量和信心。堂會領袖和信徒不要把責任推卸給上帝,以為神會事事保守、會「包底」,我們也要盡力思考,這也是人的責任。儘管我們作好準備,但仍會有意外發生,積極點是作決策時已做出不同的預計,當意外發生時便知道怎樣回應。若時間許可,也要讓自己可以多些時間作決定,免得自己在匆忙中會有遺漏。 作出好的決定是管家的責任,最重要是毋忘堂會的目標,若沒有了牧養的心態、忘了要令人做門徒,而只顧眼前的措施和政策,就會好像保羅說的對著空氣打拳,徒然浪費氣力。

有反應的領導

business-3188128_1920.jpg

◎劉忠明

 廣東人有這樣的一句話:「亞崩叫狗,愈叫愈走」,意思是不論講者怎樣說,聽的人都不明白他/她想表達的意思,甚至反方向而行,所謂「講極都唔聽」!但為何沒有反應呢?不知道大家對崇拜的講道報告等有沒有向牧者長執反映意見,例如太長或千篇一律等,說了多少遍也沒有改進,甚至正面一點的回應,也好像石沉大海。

好的領袖是要有反應(responsive) 的!這種反應是因為對人、對環境有敏銳的觸覺,積極地作出回應。有時候,提出意見的人不一定期望有即時的改變,只希望意見能被聆聽,所以作領袖的沒有甚麼可以做也要給反應,說多說少不重要,最重要是有反應!不然,弟兄姊妹便會認為領袖對會眾和社會麻木了,所以沒有回應。

但對牧者和領袖來說,有些議題真的不知如何應對才好,例如一些突發的社會事件、領袖的一些錯失、會眾一些特别的要求等等,可能真的一下子沒法回應。因太快反應可能會錯誤判斷,太慢則事情已過,做不了甚麼。在這情況下,沉默不是金,反而是毒藥。對新的難題不懂怎樣處理是人之常情,但若能積極面對,讓弟兄姊妹明白堂會是在努力中,便會對堂會產生正面感覺。若情況許可,堂會可讓有心人參與處理和思考,這樣堂會便能給人積極、即時回應議題的形象。

時間是一個因素,久等了也許時機已過,但太匆忙做決定也有一定的風險,除非經驗豐富,有辨識能力,否則找方法給自己和堂會一些空間不一定是壞事。收集資料、聽取意見、 查究清楚才下決定亦是積極面對的適當反應。

有反應也不一定要事事被動,亦可以看到端倪便主動採取行動的。例如弟兄姊妹話還未說出口,你便能鑑貌辨色,主動關心;堂會多了年青人,你便已計劃如何將他們留下來,培育他們作門徒。洞察力和辨識力息息相關,都是經驗的累積,加上反思訓練,都是經主動學習、慢慢發展出來的。

這就是說有反應的領袖願意作出適時的改變,且會未雨綢繆。有與時並進的思維不是很多人的天性,我們較喜歡停在安舒區,情況若不是太壞便不想改變;但今天的環境較複雜,而且世情瞬息萬變,停下來便落後了。香港不少堂會在過去數年都有此經歷,能快速回應社會文化和弟兄姊妹生活壓力的堂會便繼續有活力,未能回應的只能無奈地儘量守護已有的,希望不會太快衰落,故各領袖應學習跳出過去牧養的框框,重新思考更地道的牧養方法。舉例來說,人口老化已成事實,堂會怎樣牧養這群「嬰兒潮」的年青老人?他們和上一代完全不同,過往長者團契的模式完全不合用,堂會怎樣讓他們發揮恩賜,祝福眾堂會?

有反應的領袖不單主動地去看人和事,亦要懂得怎樣去改變。過急和不對焦的改變只會浪費精力,在未準備好時便推行並不是好事。塑造一種敏銳和積極的向度該是第一步,不單核心領袖要有這樣的見識,會眾亦應有這種意識,堂會應培養大家以聖經價值觀去思考今天的社會和生活,鼓勵大家去改變,領袖能經常和會眾分享事工和堂會未來的遠象都是這種文化的基礎,經常以文字和言語溝通同樣重要,你又準備甚麼時候跟你的團隊分享?

歸根究柢,異象是指導性方向,有反應就是讓自己和團隊看到要做甚麼和怎樣去做。

 

做個SMART領袖(五)

果斷的領導

directory-2713360_1920.jpg

◎劉忠明

你喜歡和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的人合作嗎?你又願意跟說話吞吞吐吐、模稜兩可的人共事嗎?相信你不會希望有這些同事,更不喜歡有這種領袖!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爽快、直接地溝通,也喜歡接收清晰的解說和安排,不喜歡猜度領導者的意思,更不願意和沒有定見、拖拖拉拉的人周旋,所以果斷(assertive)是做好事情的基本條件,亦是良好領導的另一個重要特質。

果斷的領袖會願意面對和處理當前議題的,這需要有點自信、決斷力和辨識力,同時也包括在言語和行動兩方面。英文assertive雖有主動、直接說出來的意思,但不表示凡事要坦白,也不是對每一件事都表示意見便是「直説」,而應該是有定見、有方向地將自己的意思清楚、合宜地在適當的時機表達出來。不能做到果斷的溝通,只會令合作關係失效,團隊不知方向,大家便無所適從,小的影響是辦事不成,大的影響會破壞彼此的信任,增加事奉的壓力,失去團隊精神和效果。

例如有人認為在團隊中要尊重别人的意見,不要將自己的意思加諸别人身上,這理念原是正確的,但若因此便不作計劃,不主動思想怎樣做好事工,只等待别人的意見,即興附和地做決定,有問題出現便召集各人開會,便會出現議而不決和前後矛盾等情況,亦會給人不負責任的印象,結果是損害了關係,彼此失去信任,事情也不會辦好。當然去到另一極端,若領導者太有主見、太果斷,不聽任何意見,這種獨裁式的領袖也不是令人喜愛的。

適當溝通的基礎是對自己的事奉有一定的理解和委身,亦明白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這即是說不夠果斷不一定是性格問題,性格內向的人可能不易在人前表達自己的意見,但並不等於沒有主見;同時也不必是技巧的問題,技巧是可以學習的,雖然不是每個人可以成為完美的溝通者,但只要願意溝通,多說幾遍便可以了!所以不果斷仍是「心」的問題,沒有了熱誠,做事「不上心」和不用心,便引致不留心,因此便缺少決斷力,在解說溝通上便錯漏百出,往往忘記了自己說過的話,服侍團隊便失效了。

有時候也可能是有「心」去事奉,卻礙於堂會的文化和氣氛而不願或不能太坦白。例如在權柄集中的堂會裡,面對一些新鮮問題,傳道人不知道主任牧師的想法,部長也未諮詢長執,因此未敢即時作決定,未能給予弟兄姊妹答案,令人無所適從,這不是罕見的情況。所以堂會有否讓會眾可以表達意見,又讓前線牧養和帶領者有信心去做決定,果斷地處理事情是關鍵,這是問責和賦權的文化,亦是培育領袖必經之路。

要果斷,還要有辨識的能力,辨識是智慧,亦是經驗。在堂會而言,亦要有神學和聖經的理解。若對聖經在當代處境的詮釋和應用是薄弱的話,對弟兄姊妹的教導便離地,例如在職場上面對惡劣的上司和工作壓力,該如何安慰、支援、教導和同行是重要的,單說要多祈禱、多倚靠、做好見證等並不足夠!能夠理解現今環境和生活實況,知道如何針對當下的處境作教導是要不斷學習的,不能單靠數碼媒體上的資訊,而是要透過交流討論才能增加辨識能力。

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因此不能事事都兼顧到,只能集中在某些焦點上。有屬靈的智慧、找到自己的位置、留心所服侍的群體,這便較容易地作個果斷的領袖。

 

做個SMART領袖(四)

 

領導的決策能力

964356_89188418

假若你曾經遇見一些令人頭痛的工作問題,涉及很多人和事,你向上司請教,他們有何反應?他們是否熱切地和你一同探討問題的所在,考量不同可行的解決方案?還是隨隨便便地提出解決方法,敷衍了事,又或索性閉眼不看,推卸責任,要你自己處理?相信你喜歡的上司是前者,可惜的是,這樣的人不多!屬後者的是因為缺乏決策技巧,還是心態出了問題?

教會內,領導者又採取什麼方法去作決策,解決問題?不管是教牧長執或會眾,在教會內都有機會和需要作不同的決策,大至聘任牧者和定長遠發展路向,小至準備母親節禮物和購買日常物資等,都可能要討論和做決定。有時候決策是要取捨,會令某些群體不高興,但領導的責任便是要去帶領會眾尋找對整個群體最有利、最合宜的方案。總不能每次有困難時便拿出撒手鐧:祈禱和等候,不去使用神給人的智慧來積極處理問題。

領導者的質素往往在決策過程中顯露出來,特別是面對重大的議題時,領導人的決策心態和技巧都是重要的因素。

技巧方面,在不同的場合和議題都可使用不同的技巧,要考慮的不單是問題本身,還有人的因素。一般來說,沒有太大利益衝突下,讓受影響者參與決策過程,採取較開放的手法,不受二選其一的限制,多想想其他可能的解決方法,有全面一些的考慮,不憑主觀感受,也不單看客觀數據,考慮各種後果後才做決定,是較普遍的有效技巧。有適當的技巧,便能針對問題,不會藥石亂投,而經驗和培訓則可以幫助改進這些技巧。

但心態卻較難處理,這不單是和領導者的個人性格、成熟程度、堂會文化和傳統等有關,還有受堂會內的權力分佈所影響。不是很多人喜歡時常逃避責任,不想見到改變和成長的,特別是蒙召的傳道人,更想見到神的工作有擴展,但若經常面對太多太複雜的問題,總有希望可以逃避的時候。

雖然那掌管萬物的永生神必然會提供出路,只是那些對問題視若無睹,推卸責任,或假手於人的,不是真正的領導!所以,重要的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願意迎難而上、積極和勇敢面對問題的領導心態。

 

劉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