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話中聆聽自己

face-386626_1920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呂慶雄

溝通,是聆聽與對話,而不是單方面「宣佈」。對話的基礎不一定要雙方擁有相同的權力地位,但至少對話是雙向、互動的,期待過程中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如果在對話前已先設底線,要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立場或意見,這是訓話而不是對話。

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如何透過對話、溝通打破?第一是聆聽,不聆聽便不能有效對話。然而,在聆聽別人之先,要學會辨認真正的自己、聆聽自己。

我們都知道聆聽的重要,但為何我們總是不等對方結束發言才作回應?為何總有些話會刺激我們的情緒?為何總有人跟我說,某些話他們已重複了多遍,而我卻從未聽聞?原來,自我形象的認知及自尊,是會妨礙我們聆聽的。

有時候,我們一聽到某些針對自己無法處理的問題的說話,便會無名火起,負面情緒湧現。此外,我們又會刻意聽不到或自然過濾打從心底抗拒的說話。至於不聽某人發言,是認為對方水平有限,不想聽他/她嘮嘮叨叨,背後反映的是驕傲,把對方「定型」;自視甚高的人最易輕看別人。

更大的問題,是今日我們由接收訊息到思考方法都傾向兩極化:只看同一立場的媒體報導;只接受認同我意見的人做朋友,不同意見者則被妖魔化,繼而割席。而網絡世界更會幫助我們篩選自己喜歡的媒體與資訊,於是,我們的資訊世界只剩下跟我立場一致的訊息,偏見形成了還自以為很客觀、很全面。

像學者所說:「兩極化的自我認知都把真實的世界過份簡化」(《再也沒有難談的事》,頁146)。整個地球偌大的宜居之地都在兩極之間,而我們卻甘於留在其中一極,忍受惡劣環境而不自知。

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會放大關於自己的負面資訊,對著鏡子只看自己不美的地方,只記得老師責備自己的說話,只留意父母對自己的批評或跟其他成功孩子的比較。甚至會大幅放大那些負面的說話,連不是批評自己的都照單全收,認為別人在影射自己。這種沒有自信的上司其實在職場上頗為多見。

期望突破隔閡,先要由聆聽自己出發。首先承認自己會犯錯,接受自己會犯錯。犯了錯不是世界末日,只要真誠地認錯及尋求改變,之後便要放下罪疚感。

其次,別人不同的意見不一定是衝著我的錯誤而來;對方提出對的意見,也不會因而減少我的價值。我們不需要用別人的說話來肯定自己,真我並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與評價之中。

再者,可以的話,我們應暫時放下「對錯」的想法,因為當我們認為自己沒有犯錯,就代表是對方出錯,若能換個角度、轉個問題:我們如何造成當前的困難?重點是「我們」,即對話雙方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形成的,了解問題所在才能發現真相。當發現問題是「我們」共同製造出來後,之後再問:我們如何「一起」處理這問題?

當然,對話是雙方的,要雙方願意才能進行。這也是不少人的疑慮,若對方不願意解決問題,或一直認為是我的問題,那怎麼辦?若是這樣,可選擇暫時放下,等待合適時機是較理想的做法,但有不少情況是,自己先行出第一、二步,對方是會願意跟隨的。

在這繃緊的社會氣氛中,異議者在任何場合都有,先行出第一步,至少能讓自己輕省些。

過往相關文章:《紛亂中的教會領導和牧養》、《對話之前先學聆聽》、《教會內不同的聲音

 

#呂慶雄 #持續得力 #躁動不安 #聆聽 #由內而外的領導 #對話 #和平之子 #關鍵對話 #復和

使人和好的領導

◎劉忠明

我們都明白耶穌在馬太福音5:9的教導,衪對門徒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但在今時今日的香港,當大家堅持不同的政見,甚或互相仇視時,我們作為信徒的,怎樣做才是和平之子?

若牧者和信徒領袖被問到信徒該如何面對這環境,這正是牧養的好機會!在太平盛世,有多少信徒願意主動尋求幫助?但除了和他們一起禱告、說些安慰的話語外,若被問到應採取甚麼立場時,如果只回答甚麼都不知道,又或教會內不談政治,那是最愚蠢的答案,信徒希望得到的是一些指引!

若對信徒說大家都有對錯,不會偏幫任何一方,採取中立便是對嗎?難道我們真的可以沒有立場?耶穌是沒有立場的嗎?當祂被問到應否納稅時、當看到聖殿被用作買賣的地方時,衪是有立場的!當彼得被囚禁,他說出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他也是有立場!在選擇吃日本菜或韓國菜時,我們可以無意見,但應否按立某傳道人做牧師,領袖就不能表示中立、沒有意見,所以面對社會事件,特別是大是大非的問題,聖經的原則便是我們的立場,當中沒有中立這回事!

例如在面對不公義的事,我們絕對要站在公義這一邊,不能說不知道,或說要考慮其他因素而接受不公義的事情。濫用暴力是不公義的行為,視而不見也是不公不義,「是就說是」便是對的原則。但在尋求社會公義時,我們也不要忘記作和平之子。使人和好是我們的任務,所以我們在譴責暴力的同時,希望所說所做的能帶來平安。

要表達聖經的立場,可有甚麼行動?「是就說是」只是針對起誓而提出的原則,不代表即使是「對」的話,在任何情況下都可直說,而是要看情況調整說話的方法和技巧!保羅也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那就是說每種行動都有其不足之處,要小心處理。回到被信徒詢問立場這個場景,牧者、領袖雖然不能含混其詞,但也要細察環境和對象才作回應。對自己未能掌握的問題,便不應說中立,而是要表達個人理解仍不足夠,願意和大家一同摸索探討。若直接說出某些看法是會惹怒信徒的話,便要小心表達,領袖不一定要直接說明自己的立場,可叫對方先表達,然後一齊看清問題。若估計對方能接納不同立場的,便可稍微溫和地表達,不然,則可告訴對方你和他的看法不太相同,然後慢慢找時間來看聖經的原則,那麼,一方面可保持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做到牧養。

保羅向腓立比教會的教導,是在各種環境下將生命之道表明出來(參腓2:16),若在交談時信徒看到牧者或領導是認真地回應弟兄姊妹,也不是硬要人接受某種看法,那麼他們才會信服,牧養才到位,弟兄姊妹才可保持和諧!求聖靈保守我們有同一的盼望、同一的意念!

有段禱文這樣説:「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怨恨之中使用你的愛,在憂傷之中傳送你寬恕,在懷疑之中顯出你信實。」我們的責任是消除仇恨,讓信徒理解甚麼是神的國和義,並以聖經的原則來審視各人的行為,我們看不到人的內心,所以也不知道誰是最正確,但我們知道自己不一定對,因此在各有立場的同時,也要接納、尊重跟自己立場不同的人。抱持「寬恕但不縱容,求真但不懷疑」的心態,才能與會眾同行,而惟有這樣,才能帶給別人平安!

當水晶球碎了

glass-2439542_1920

Image by Daina Krumins from Pixabay

◎呂慶雄

水晶球的世界是虛幻的,明知不真實,卻吸引。我們最常見的水晶球,是內裡有間聖誕小屋,搖一搖就出現飄雪的景象;此外還有童話世界、自然景物,甚至整個銀河系,總之令人目不暇給。只是,當水晶球打破了,水流走了,剩下的只是玻璃碎片和一堆塑膠。幻想頃刻破滅,被迫要回到殘酷的現實世界:小時候是回到堆積如山的功課中,長大了便是令人透不過氣的工作與生活中。

若說香港過去的繁榮是水晶球的世界,現在這城市是否只剩下玻璃碎片與塑膠?成長於不斷發展的一代,看到的都是機會,也享受過高速發展帶來的好處,對他們來說,這是真實的。不少人凝望著這繁榮的水晶球,希望這是真實的,更期望自己有一天能享受這種繁榮帶來的安逸。可是,現在有一批人、甚至一代人認為,這水晶球破了,不管他們如何努力,都不能享受上一代人所說的繁榮。他們看不到出路,有的只是絕望與憤怒,有人說香港現在跟世界接軌了。

教會所塑造的美好世界是否也如水晶球般被打碎了?公義、合一、愛與包容都被加上各種前設,基督的道理都加上了附帶條件。於是,站在某一立場的便被投訴為偏頗,不表達立場的便被看為懦弱,不談時局的便被評為「離地」。我們以互相批評代替彼此相愛,以訛傳訛代替辨明真理,以驕傲自義代替謙卑聆聽。

有人說,現在是分辨的時候。的確,若信仰只存在幻想樂園中,那美好的世界其實並不真實。與世俗標準一致便不會感到難受,教會只是私人會所,聚會時談的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瑣事。討論到主耶穌如何面對宗教領袖的壓迫,過去只是說說聽聽,距離很遠。分享到耶穌擁抱罪人,與被主流社會嫌棄的人同行,聽了只覺得有所啟發,但依然故我。又或聽到其他國家信徒的難處,也許會為對方禱告,會求主讓被擄的得釋放,距離仍然很遠。

今日無論是對人還是現況,不少人都深感失望,那種被黑暗籠罩的感覺相當強烈。作為帶領者,現在就是帶領人在苦痛中活出盼望的時候,特別是教牧同工,他們的召命就是領人「出黑暗」。若認真活出召命的,現在應該忙不過來──有在前線的努力化解衝突的,有在後方輔導安慰的,也有在聆聽、游說、調停、教導、治療……

水晶球被打碎是好事,讓大家從無痛無癢的世界回到現實。在真實的撕裂中重尋愛仇敵的真義,在黑白不明的世代中活出盼望,這才是信仰。在躁動不安的時局中仍保持清醒,不被仇恨取代仁愛,不被恐懼奪去盼望,不畏權勢,堅持誠實與公義,持守自己召命的,才是屬靈的領袖。

在躁動不安中的領導(二)

harmony-1229893_1920.jpg

◎呂慶雄

相對2014年,2019年信徒群體退群、unfriend的情況更為嚴重,甚至平時甚少就時事表態的人也發出仇恨言論。我們都躁動不安!

今日,不少人都急於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或想推倒對方,證明對方見解有誤。這些爭論不會帶來共識,只會破壞關係。資訊紛亂,各人按自己立場、喜好篩選信息,然後在群組內發放,意圖改變別人,自己卻慢慢跌入盲點而不自知。

先安靜,才能冷靜分析形勢。這是一般政商界領袖面對逆境的要訣,基督徒更應培養此習慣。

人安靜下來,才可有足夠的心靈空間容納異見。當我批評別人被誤導,是因為自覺掌握著最準確的資訊,自己判斷力強。當我認為別人思想極端,是因為我確信自己中立客觀。當我批評他人行為激進、情緒化,是因我自覺客觀、理性。當別人因我的言論退群,那是對方心胸狹窄……此刻若能停下來,重新檢視自我所認知的是否屬實,那便是極為寶貴的自省能力。

作為領袖,我們的責任是帶領跟隨者回應處境、解決問題、走出谷底,在過程中篩選與整合資訊、感受,以及重新確認從神而來的領受。

請安靜,回歸神的話,從祂的角度看今日,再思想:我為甚麼感到憤怒?我為何感到哀傷?為了甚麼人、甚麼事而感到沮喪?這些感受如果反映了我所愛、所信、所堅持的,那又是些甚麼?

看看希伯來詩人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我從前與眾人同往,

用歡呼稱讚的聲音

領他們到上帝的殿裡,大家守節。

我追想這些事,

我的心極其悲傷。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應當仰望上帝,因他笑臉幫助我;

我還要稱謝他。(詩四十二4-5

作為領袖,詩人憂悶是因為國破家亡,每當追想從前都悲從中來。從前他帶領民眾敬拜,如今看似再無機會。詩人坦誠面對自己的感受,要發現那憂悶的由來。結果,他知道惟有相信那位信實的神才有真正的盼望: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應當仰望上帝,因我還要稱謝他。

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上帝。(詩四十二11

面對逆境,領袖的情緒管理尤其重要,不是說領袖不能表達情緒,而是要找合適的方法,重述故事是方法之一。我們可透過個人安靜或與人傾談,重構自己的故事,檢視自己所重視的人和事,從而反思自己的真正目標是甚麼,讓生活重回正軌。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思想方式是自我麻醉,是的,若這方式只保留我們美好的感覺而沒有坦誠面對成與敗,無法從錯誤中成長,這就是自我麻醉。但從另一角度看,若現實再沒有出路,換個思想角度,或能助我們走出思想的死角,是新的轉機。

由被動到主動——在躁動不安中的領導

net.001.jpeg

◎呂慶雄

「領導由心」的理念跟「內而外的領導」(leadership from inside-out)相近,我們理解為帶領者的個人素質影響領導成效。「由內」出發並不止於內,否則便是內聚、內向、自我膨脹的領導。「而外」是指影響力的擴展,由個人到社群,再擴大到城市、國家,甚至國際層面。

探視處境

領導力的其中一種表現,是按不同處境作出合宜的回應,因此,首要要了解我們的處境。我們的城市出了問題,作為教會領袖,如何在這躁動不安的環境下,堅持目標、不離地引導信徒,甚至對社會發揮積極的影響?

基督教是強於說理的宗教,為爭取公義走到社會最前線也是部份宗派的神學傳統。另一個更強的傳統應是展現柔性一面,以愛與包容軟化暴戾。當政治問題帶來的民怨、衝突與抑鬱蔓延到各階層,我們如何帶出所聲稱的「盼望」?

其中一個影響我們觀點與感受的,是各類新聞及社交媒體。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被動地受到不同媒體資訊的影響,想法立場、對人對事的感受漸被定形。加上社交媒體的人工智能自動篩選了我們接收的資訊,結果是偏執一方而不自知。若看到歌舞昇平,便以為這裡天下太平;若看到腥風血雨,還以為是世界末日。這影響到我們內裡的情緒、靈性甚至精神健康,要有力地回應,先要平靜自己。

化被動為主動

首先,要停下來,感受自己的存在,暫時離開相關新聞資訊,這對感性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停下來不是不關心社會,而是要讓自己清醒,尋回初心才不致迷失。被那種無力感擊倒之前,要主動保護自己:閱讀正面的資訊、與個別朋友或同工傾談,給自己抒發感受的機會,在神面前安靜禱告。讓情緒得以小休,重尋面對困境的動力,才能關心別人。與其被動地任由他人主宰的資訊影響自己的內在生命,不如主動地吸取於己有益的信息。

最近我重看2017年「全球領袖高峰會」其中一篇由美國著名黑人民權律師Bryan Stevenson的演辭〈艱難中的領導〉(註一), 他談到如何面對不義時,提及在不義的社會環境下,恐懼與憤怒會如毒霧般蔓延,公義的真正敵人是絕望,換言之,惟有懷著真盼望才能堅持到底。

當我們被動地受外界資訊與情緒牽引,不如主動地先停下來,使心靈騰出空間,讓神的話重新掌管我們的心思意念,不要被愁緒與絕望長期佔據。

盼望來自安靜

基督徒既然相信只有神才能給我們真盼望,此時此刻如何帶出真盼望?還有甚麼行動可以帶來安慰?

我們會討厭那些只在冷氣房內作決定、不理前線人員死活的權貴,會欣賞跑到前線觀察真相與聆聽別人感受的人;但觀察與聆聽的同時,我們也會受現實環境影響判斷,看不到出路,連盼望也失去。我們不能,也不應讓心靈被仇恨佔據,但也不要硬把情緒感受壓下去,聖經中的咒詛詩也許能給我們很好的方法:

我所讚美的上帝啊,求你不要閉口不言。

因為惡人的嘴和詭詐人的口張開攻擊我;他們用撒謊的舌頭對我說話。

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又無故地攻打我。

他們與我為敵以報我的愛,但我專心祈禱。(詩109:1-4

安靜下來,向神傾心吐意,在祂裡面重拾盼望,才有力面對困境。在困擾之時要覓得出路,秘訣是留下空間聆聽神的聲音,否則,難以進入社區為這躁動不安的城市帶來盼望。

 

 

 

註一:20178月我在美國芝加哥參加由柳溪教會主辦的Global Leadership Submit,其中一個主題為Leading Through the Uncomfortable。若對Bryan Stevenson的演講感興趣,推薦他在TED的另一著名演講:〈我們需要談談不正義〉(https://www.ted.com/talks/bryan_stevenson_we_need_to_talk_about_an_injustice/transcript?language=zh-tw)。

衝突,由你來結束!

◎劉忠明

pipe-cleaner-people-1177040.jpg

我們是和平之子,因為世界上的的確確充滿了不和平的時刻。在每日的生活中,衝突的場面不時出現,不論在公眾地方,在職場,甚至在家庭裏都有矛盾衝突出現。但我們確實不想面對衝突,免弄得身心俱疲,如不能完全避免衝突,那麽如何面對,尤其是在職場上,怎樣去減少磨擦,做個真的和平之子?

衝突矛盾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大家對某些人或某些事情有不同看法,而這些看法可能導致某一方的利益有所損失,所以便有不和,例如大家對資源分配的方法有不同意見,而這分配方式對我有損,我便有不同意和希望爭取更多資源的動機,在公司裏,這些資源包括時間、地方、人手、獎金、薪酬以及權力等等,這些異議便是衝突的來源。

怎樣看和理解這些異議是重要的。性格和經驗等當然會影響我們怎樣看事物,但當我們相信自己是對的一方,而我的同事也相信他(她)也是對的時候,那個才是真的對?也許雙方也不一定是對的。許志超弟兄和蕭壽華牧師在《相愛又相爭》一書中指出我們的視角是關鍵,我們每人在認知上總有一些偏差,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這些偏差並不是故意的,而真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限制,如有人使用捷思便很快地下結論,有人只看近期發生的事情,或只有近一點的記憶,每人都很有自信,知道自己所看見的是對的,是客觀的事實。問題正是如此,我們不知道這些偏差的存在,便認定别人錯了,這便是很多不必要的誤會的來源。

怎樣去糾正?許、蕭兩位提議我們在面對衝突,又希望有復和的機會時,可以跟隨以下的方法:想深一層、走前一步和等多一會。知道並接受自己有偏差是第一步,想深一層的目的是要反問自己,是否願意主動先行調校自己認知的落差;走前一步是作出道歉及饒恕,這是較成熟及有建設性的做法。若能做到這一步,實在不容易,但對方仍不軟下來,便要等多一會!在等待對方回應時,祈禱最重要。

可能我們有疑惑,為何是我先行?若大家都有偏差,不是對方先行好嗎?可能你是較少偏差的那位,但若仍斤斤計較,如何去做和平之子呢?怎樣去以善勝悪呢?保羅多次勸戒作僕人的要「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底裏去做,好像是為主而做,不是為人而做」,因為「你們必定從主那裏得到基業作為報酬。」(西4:23-24) 若不是由你個人去結束矛盾,為主而做締造和平者,那麽由誰來做呢?

若你不是當事人,更容易辦!怎樣介入是要有智慧,但若沒有動力去結束人際間的衝突,如何做門徒呢?很多時候,衝突矛盾的出現是在於領導者有意無意間製造了衝突,又或是沒有及早覺察到團隊中的矛盾。若你是領導者的時候,則要小心留意自已的偏差,不要以為你比别人更清楚你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