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框框的思維

Image by ptra from Pixabay

劉忠明

環境改變,組織和個人也要改變才能適應新形勢。過去有說:以不變應萬變,若這只是各種策略之一還好,倘若成了故步自封的藉口,就是自欺欺人了。經歷了疫情和社會運動後,很多信徒的思想和行為都起了變化,很難想像堂會可以不改變!領導團隊不單要有新思維,肯去改變,還要懂得怎樣改變,才能有效地帶領堂會與時並進。

坊間會以腦震盪的方式來想出具創意的點子,即是參與者在沒有甚麼規限下,隨便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綜合所有資料作分析比較,這方法的好處是突破思維的框框,但牧養會眾不能單靠天馬行空的創意,最重要的還要有專業的知識及神學基礎。以改革青少年事工為例,不能夠一開始便思考用甚麼方法來接觸他們,而是要處理牧養方法和教導內容。首先要找出他們對堂會有何期望,又或是他們對堂會缺乏興趣的原因。年青人對某件事不感興趣,可能是看不到事情對自己有何好處,又或是已經失望頂透。換言之,堂會的年青人流失,可能是他們認為堂會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那麼要如何挽回他們對堂會的信心呢?這便要「對症下藥」了。在過去的日子,年青人本來期望堂會能作時代的先知,面對不公不義的事情至少要作出譴責,誰知堂會只強調傳福音,對社會、政治的事情不聞不問,更不去回應,以至年青人對堂會失望。若這是實情,要挽回這一代的年青人,堂會的領袖就要先改變自己的思維,接受自己的某些價值觀與年青人不同,對福音的詮釋有分別,甚至對政權的理解也存在差異。承認有差異,肯面對問題,才能思考如何去牧養年青人。

世情變得複雜多變,即使閱歷深厚也不一定能對當前形勢有完滿的答案。今時今日,教導也不能老是單向地灌輸,而是要互動學習,所謂教師也不一定是年長的教導年幼的,也可以是有共同興趣的弟兄姊妹一同學習。堂會領袖若能放下身段、肯與年青人一同學習,正是互相建立的好機會。

至於內容方面,除了傳統的聖經教導,如新舊約導論外,也可以應對當下的處境,探討一些與大家相關或感興趣的話題:如,應否順服掌權者,政教應否分離,聖經中的愛國,移民、召命等課題。甚或可以不預設題目,保留探討不同主題的彈性。

而因著科技的進步,學習的模式也發生劇變,由過往單向式教授變為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學習。今日堂會需要的不是老師,而是促進者、有創意的學習策劃者,他不單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懂得好好運用堂會內外的資源,有需要時能跟別人合作。今天,領導團隊若不改變思維,便難以牧養會眾,在社會中作好見證。

紛亂中的教會領導和牧養

◎劉忠明

面對當前的社會環境,很多牧長都有不少牧養上的建議,例如跟不同意見的會眾接觸時要多聆聽、多接納,自己則要多安靜、多親近主、不妄下判斷等。真的,在紛亂和躁動的時代,保持冷靜清醒,尋找神的旨意,安慰受傷驚惶的人是重要的;然而,面對一群有不同訴求的弟兄姊妹和同工時,帶領著堂會的牧者如何表達信仰和生命的適切性?

怎樣教導會眾和教導些甚麼呢?大家都明白今天的教會跟以前不一樣:以往會友都比較單純,只希望能夠一同崇拜,聆聽聖經的教導,得到牧者的關心。現在的弟兄姊妹在性格、生活目標、屬靈程度和政治取向等都有差異,除了盼望牧者理解和體諒他們在工作及家庭上的困難,也希望牧者、領袖們在民眾運動意識高漲的時刻、尋求社會公義的議題上認同他們!

困難就在這𥚃,同性戀等道德倫理議題較簡單直接,而政治相關的議題則相對複雜,牧者及信徒領袖極可能也有不同理解和立場。這並不是黑和白的問題,更沒有肯定的答案,若只宣講某種看法,必然被視為已歸邊。即使採取較持平的看法,「各打五十大板」也不一定被受落,亦不一定是正確的進路。

完全置之不理是最差的選擇,我們一定要正視這種敏感但真實的差異,因這些差異有認知和感情的因素在內。加上各人的崗位、組織目標也不一樣,要強求思想和行動上一致是極困難的。現實點來說:在教會內是難以尋求共識的。在不能改變某些信念及態度的情況下,接納差異和互相尊重似乎是唯一出路!我們都是神所創造的,都有祂的形象,但我們又是不完全的,都是罪人;雖然我們有限制,但追求公義和平是我們的共同價值觀,牧者便是要教導這核心信念。

與此同時,保羅提醒我們「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521)。「彼此順服」就是不將自己的想法硬套在別人身上,若沒有了敬畏基督的心,便沒有尊重的基礎。牧者、領袖們要做的,便是用諸般的方法來教導這種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尊重不是盲目的,而是在了解對方看法後,縱然立場不同,仍不堅持己見是唯一正確的,那才是尊重。所以,如何在這種互相尊重的態度下溝通是重要的。

光説合一解決不了分歧,惟有溝通才會諒解!教牧、領袖能否提供一個平台來促進弟兄姊妹間的了解呢?大家在尋找公義和平的同時,亦要有愛弟兄的心,故此合一的起點是接納和尊重差異。讓我們在主耶穌的愛和恩典下,明白公義和平的真正意義。

對話之前先學聆聽

sculpture-3365574_1920.jpg

◎呂慶雄

日日都有人在說要對話、溝通,但最多見的其實是各自表述,各執一詞。說要溝通,其實是期望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從而改變,這心態是不能在高壓及情緒化的環境下達到溝通的目的,更不要妄想說服對方。

「佔中」後五年的今日,退群、絕交潮又再湧現。若你真心想改變這狀況,先要由自己學識「真正的聆聽」開始,以下內容不論在家庭、教會及職場都適用。

聆聽前先放下

首先是暫時放下立場,聆聽別人的想法。暫時放下,並不是撤回,你的立場不會即時被改變的。若你珍惜跟親友的關係,切勿為了堅持立場而失去溝通的機會。若是在高壓與情緒化環境,首要是聆聽對方的感受與想法,要做到聆聽,請先放下自己的立場。否則,對方還未完全表達自己,你便想離場。

聆聽前的假設

留心自己的想法,特別是關於對方的一些假設。在一些群組內,你看到對方「輸入中」,可能已猜到對方想表達甚麼,又或看到他/她所分享的新聞或相片,就算對方未說話你或許已經想回應。有時,甚至讀了標題已有情緒。這時不妨停下來,先自問:就算對方的立場與自己不同又如何?我是否已經假設,甚至「妖魔化」對方?

聆聽時的情緒

審視那刻自己的情緒狀態,若感不安、心煩、鬱結等,不宜看、不宜聽不同的意見時,暫時離場也未嘗不可。

聆聽者的自信

有時我們會感到對方的不同觀點是衝著自己而來,特別是身為長輩、上司、牧師的,可能會認為對方在挑戰自己的「權威」,侮辱自己的「尊嚴」。這是自信心與自我形象的問題,反對你的意見與否定你這個人/關係是兩回事。況且,若你真有「權威」,它絕不會因為一些不同意見而失去,真正的「尊嚴」也不是一兩句不中聽的話能破損的。

聆聽的時機

時機是指當時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討論;當時的環境、氣氛,彼此的心情是否適合聆聽或分享等。社交媒體或whatsapp之類的群組並不是一個合宜的渠道去表達與聆聽意見。除非對話的雙方已有一定的認識,否則在沒有足夠的基礎下,易因異見與誤解帶來負面的情緒,繼而割席。

這段時間我們都須要學習放下成見來對話;接納異議是民主社會其中的一個基石,也是基督信仰合一的考驗。然而,我們的心靈與腦袋若只被單一訊息所佔據,自己也可能成為「人肉錄音機」,不斷重播自己的立場而沒有增進溝通。

 

 

 

#呂慶雄 #團隊領袖 #合一 #溝通 #聆聽 #衝突 #對話

 

有反應的領導

business-3188128_1920.jpg

◎劉忠明

 廣東人有這樣的一句話:「亞崩叫狗,愈叫愈走」,意思是不論講者怎樣說,聽的人都不明白他/她想表達的意思,甚至反方向而行,所謂「講極都唔聽」!但為何沒有反應呢?不知道大家對崇拜的講道報告等有沒有向牧者長執反映意見,例如太長或千篇一律等,說了多少遍也沒有改進,甚至正面一點的回應,也好像石沉大海。

好的領袖是要有反應(responsive) 的!這種反應是因為對人、對環境有敏銳的觸覺,積極地作出回應。有時候,提出意見的人不一定期望有即時的改變,只希望意見能被聆聽,所以作領袖的沒有甚麼可以做也要給反應,說多說少不重要,最重要是有反應!不然,弟兄姊妹便會認為領袖對會眾和社會麻木了,所以沒有回應。

但對牧者和領袖來說,有些議題真的不知如何應對才好,例如一些突發的社會事件、領袖的一些錯失、會眾一些特别的要求等等,可能真的一下子沒法回應。因太快反應可能會錯誤判斷,太慢則事情已過,做不了甚麼。在這情況下,沉默不是金,反而是毒藥。對新的難題不懂怎樣處理是人之常情,但若能積極面對,讓弟兄姊妹明白堂會是在努力中,便會對堂會產生正面感覺。若情況許可,堂會可讓有心人參與處理和思考,這樣堂會便能給人積極、即時回應議題的形象。

時間是一個因素,久等了也許時機已過,但太匆忙做決定也有一定的風險,除非經驗豐富,有辨識能力,否則找方法給自己和堂會一些空間不一定是壞事。收集資料、聽取意見、 查究清楚才下決定亦是積極面對的適當反應。

有反應也不一定要事事被動,亦可以看到端倪便主動採取行動的。例如弟兄姊妹話還未說出口,你便能鑑貌辨色,主動關心;堂會多了年青人,你便已計劃如何將他們留下來,培育他們作門徒。洞察力和辨識力息息相關,都是經驗的累積,加上反思訓練,都是經主動學習、慢慢發展出來的。

這就是說有反應的領袖願意作出適時的改變,且會未雨綢繆。有與時並進的思維不是很多人的天性,我們較喜歡停在安舒區,情況若不是太壞便不想改變;但今天的環境較複雜,而且世情瞬息萬變,停下來便落後了。香港不少堂會在過去數年都有此經歷,能快速回應社會文化和弟兄姊妹生活壓力的堂會便繼續有活力,未能回應的只能無奈地儘量守護已有的,希望不會太快衰落,故各領袖應學習跳出過去牧養的框框,重新思考更地道的牧養方法。舉例來說,人口老化已成事實,堂會怎樣牧養這群「嬰兒潮」的年青老人?他們和上一代完全不同,過往長者團契的模式完全不合用,堂會怎樣讓他們發揮恩賜,祝福眾堂會?

有反應的領袖不單主動地去看人和事,亦要懂得怎樣去改變。過急和不對焦的改變只會浪費精力,在未準備好時便推行並不是好事。塑造一種敏銳和積極的向度該是第一步,不單核心領袖要有這樣的見識,會眾亦應有這種意識,堂會應培養大家以聖經價值觀去思考今天的社會和生活,鼓勵大家去改變,領袖能經常和會眾分享事工和堂會未來的遠象都是這種文化的基礎,經常以文字和言語溝通同樣重要,你又準備甚麼時候跟你的團隊分享?

歸根究柢,異象是指導性方向,有反應就是讓自己和團隊看到要做甚麼和怎樣去做。

 

做個SMART領袖(五)

當復興之火燃起之後

sprout-1147803_1920.jpg

◎呂慶雄

教會若甘於平庸,必定無風無浪,相反,教會若忠於使命,困難反而會更多更大。這也是屬靈爭戰的定律:出現教會分裂、紛爭升級等事件往往與教會發展有關,包括建堂、擴堂、按牧等。我不是說凡提出這些議題都必須通過或執行,而是在過程中要謹慎,重視禱告,多溝通異象與目標,小心及用心聆聽異見。

此外,當某些同工或會友身體力行回應聖靈的感動,為教會事工大發熱心之際,原來也極有可能會導致教會分裂。當復興之火燃起,若領導團隊未有充分預備,團隊中不難發現以下四種現象:

現象一:難以離開安舒區。有些過去一直熱心事奉的弟兄姊妹已慣於由少數人做決定與執行,對於突然增加的人手、意見有點無所適從。同時,過去的經驗已形成了安舒區,傾向認為新意見是對方不熟悉運作,意見難以實踐。

現象二:做事與做人只能二選一。有些事奉者慣於做事而忽略人的發展與發揮。特別在中小型教會,全職同工不多,事奉人手也不足。舊人每周都忙碌做事,忠心完成手上的事工,突然間多了新手願意參與事奉,舊人卻認為教新手需要時間,在教他們時,自己早已能夠完成。相反也一樣,強於關顧的牧者或長執,凡事只從個別需要著眼,而忽略了行政管理這類有助整體資源分配的工作,忽略計劃、預算、人事安排、設備更新等「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有教會因行政手續繁複,眾人忙於應付眼前的鎖事而延誤了對海外宣教士的資助,引起不必要的猜想、焦慮與誤會。

現象三:小節與大圖畫之間的不協調。教會發展總是要以異象帶動的,但改革的成敗還得看執行力,特別是對小節的關注。教會慣於喊口號,以為沒有口號便沒有士氣,有時甚至以口號代替異象。但只有口號而不講求執行的細節,事工是無法順利推展的。相反,有些事奉者卻太強調細節而忽略整體的需要。財務安排便常有這現象──在赤字預算下仍擴堂是領袖的信心,奉獻收入未如理想便是會眾信心太小。人事安排也一樣,例如為了照顧某些長輩的感受而忽略年輕人的需要常有發生。

現象四:由自義到埋怨。推動變革者看到復興之火已燃起,卻發現其他在位者仍坐著不動,或認為其他人步伐太慢,未能趕上改變的需要,於是便開始批評他人。批評者既自視為教會復興的推手,於是對同工及其他領袖肆意批評、埋怨,在眾人仍在適應改變之際,這樣做猶如一盆冷水淋下。

對應這些現象,傳統的做法是首要分辨這些改變是來自神還是單純屬人的意願。同工持續同心禱告尋求、步步為營地向前是基本的,但也很容易被會議、專家意所取代,忽略了禱告是解決難題的第一步。人不主動表達異議是常見的,背後評價領袖更似是理所當然的,在教會發展過程中,是是非非似乎是很難避免。重視雙向溝通而不是單向報告,多聆聽而少辯論是建立良信任關係的基礎。這看似簡單但實踐起來相當不容易,因此,持續用心溝通更顯得重要。

其實,更深層的需要是在教牧與長執團隊中多強調溝通與協作。有心的,同工們可一起讀Peter Scazzero的《建立高EQ的教會》(美國麥種)防患於未然。書中提到健康的教會發展,在於領袖內在生命、靈命、情緒等的健康,而不是能力有多高,事奉有多專業。這看似老生常談卻常被輕看,問題便往往從中滋長,成為教會分裂的導火線。

外來攻擊是一個篩選麥子與稗子的契機,留下的會更同心,教會更健康地增長。但是,內部的紛擾卻往往是致命傷,不得不察。

教會內的不同聲音

microphone-3315985_1920.jpg

◎劉忠明

教會內眾人除了基本信仰和價值觀相同外,很多待人處事方法都不一樣,所以教會內對人對事不一定也不能只有一種看法,所以弟兄姊妹往往有不同的聲音 。從管理學來看,這是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本來就是好事,可以避免一言堂、家長式的領導。但從現實一點來看,很多堂會的領袖都未能接受別的聲音,好像異議的存在是大逆不道的。信徒也許亦有類似的痛苦經驗,眾領袖如何處理不同的聲音和意見確是有商榷的地方。

為什麼會有痛苦的經驗呢?若有不同的意見又能互相溝通,雖不一定可以有共識,但互相理解立場和不同點已是好事,若能加上接納和尊重,那麼在不同之下仍有合作的空間。可惜的是我們往往未能溝通,也未能尊重有異見的弟兄姊妹,以致大家懷著憤怨,在未能接納對方但仍然要在同一屋簷下敬拜確是痛苦的事情!

要避免這種事況,方法是很簡單,不需什麼高深學問,說來說去還是要溝通。但有效的溝通,卻不是人人可以做到!溝通一定不是單一方向的陳述,也不是有諮詢會,有問卷調查等便是溝通!溝通是真的去明白對方的看法,而且是建基於互相信任!

要知道人在接收到不同的意見時,很多時的自然反應是拒絕,有時候又去揣測動機,搞不好的便扣上帽子,加進陰謀論,那麼便永遠溝而不通!這種領䄂對別人的情緒和認知偏差是未能互相信任的結果。

因著種種原因,某些弟兄姊妹做了資深的長執後便慢慢地離了地。這不一定是他們存心傲慢、剛愎自用,而是在領導崗位時間長了,聽得太多不同意見,知道不同立場,也完全明白各人有不同理解與關注。認為別人都不全面當握狀況,他們的意見一定有不足的地方,故選擇相信自己的經驗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尤其是專業人士當長執,更相信個人的社會經驗才是成功領導的保證!

較差的狀況當然是為了保持和諧,在位者認為一動不如一靜。持有固定思維是常態,亦恐怕什麼轉變其實都不能改變什麼,所以若現在沒有大問題,因循一點是最安全的,拒絕新的意見便是最自然不過。

沒有機會去處理不同的聲音並不是代表聲音可自動消失,當然我們不應強求事事都有一致的看法,這是不切實際亦不可能。然而不處理或處理不當卻是破壞關係的主因,特別在今天的環境,社會大眾已習慣了提出訴求,要求當權者有回應。不單社會上,職場上也如此,這是不能逆轉的文化。若在教會內得不到相同的經驗,不滿之情便浮現出來,因此充耳不聞,敷衍了事等的回應一定不會被接受。

不願改變自己的思維來面對不同聲音,是教會領袖失敗的地方,這是要承認的問題。接受自己的不足才能開始聆聽別人的聲音,對資深牧者和長執來說,這是困難的,對身為專業人士的長執,更是不容易的。但基督耶穌不抓住和神同等的地位,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象,自甘卑微,不正是我們當領導的要學會的功課嗎?

這正是心態問題,在此並沒有否定各人的見識和專業知識,只是在訂立方向和政策時,教會的領導更要考慮如何建立人,不能只說道理或依賴專業方法!況且很多人其實只是希望表達自己的看法,也明白領袖面對的一些困難,只希望有人聆聽,不一定期望所有意見都會被接納。

所以若雙方都能倒空自己的尊嚴,對別人信任多一點,願意走多一步,走近一些來聆聽,便可令溝通更有效,況且不同聲音正是創意的其中一個來源,在此求變的年代,唯有善用不同的聲音才能有成長。

教會內的權力遊戲

wellness-2758149_1920.jpg◎劉忠明

在教會內大家都有一個假設,認為弟兄姊妹是不會爾虞我詐,大家都能坦誠相待,不會玩權力遊戲,不會有堂會政治。然而這假設往往和現實不符,雖然信徒不是存心傷害別人,但有時候某些想法或行為卻並不能造就人,結果反而是有人受傷害。

這些事情的背後也不會一定全是個人的問題,大家的出發點都可能是為教會好,不是去尋求個人的利益。然而在方向或方法上有差異時,一方或雙方的既定立場受到衝擊,大家便會運用不同的資源來影響對方,這便開啟了堂會內的政治行為。這些行為就是權力運用的時候,偶一不慎,便產生不太理想的行為舉動,令衝突發生。例如長執希望教會在某些事情上有一些改變,但教牧同工不太贊成,長執便開始向會友解釋,希望尋求支持。同樣,教牧也會找會友或其中一些執事陳述利害。本來大家都是希望教會更有效服侍會友,然而這種互相拉攏支持我方的行動,便使教會陷入在爭取人心的政治處境中,搞不好更會演變成兩極化,視對方為敵人,最差的情況便是分裂。

雙方在爭取各自的支持時,其實是權力的角力。在會友制的堂會,會友的支持是權力的其中一種重要來源,當然教牧同工是擁有牧養的屬靈權柄,但牧養和如何推動事工以至行政管理的分野不是這麼明顯。而且會友也不一定完全順服教牧的領導,因此爭取不同的影響力來獲取决定權便是達成目標的唯一途徑。這種權力的遊戲本應可避免的,但在缺乏溝通和信任時,要冷靜坐下商議出路便顯得困難。

在歷史較長的堂會,某些人或群體擁有較強的人脈,這種關係便是政治本錢,所以當牧者或長執是新鮮人時,很容易被這些人支配。資歷較深的領袖發揮較強的影響力本應也是正常的,問題在乎這樣使用政治本錢是否有造就教會的效果,還是只希望鞏固自己的地位。有些人很在意自己擁有的影響,因為有影響力便受人尊重,個人的自尊感也高些,本來也不是壞事,但假若到了相信一個教會不能沒有我的程度時,便好像皇帝或老闆一般地認為教會是自己的,陶醉在領導崗位,這便出問題了!

試想想一個信徒在同一崗位事奉二十多三十年,不肯退下來,總覺得在這裏真好。而當年紀也不輕時,真的可以榮神益人,有果效地事奉嗎?相信不少人可能也在經歷教會內的山頭主義,各佔地盤的局面,信徒或同工好像軍閥割據一樣,各自在自己的領域中做領袖。好的說法是各自在有恩賜的地方盡力事奉,壞的看法是沒有了看別人比自己強的心態,接近唯我獨尊。雖各自為肢體,但仍要聯絡得合適才可使身體有成長,懂得協調,懂得傳承,要明白團隊的真正意義才是真的同心合意!

不錯,作領袖的要運用權力才能發揮影響力,保羅也十分強調自己的使徒身份和從耶穌而來的召命,為的是增加他勸戒眾教會的權柄,希望眾人不會離開主道。所以權力遊戲是必需的,問題是希望達到什麼目標,懷有什麼心態,以至於運用權力的過程中是否令人受損,還是可以建立人!作為教會的領袖,不管是教牧還是長執,都要小心運用權力。

所以在任何體制的堂會之內,都要有良好的管治機制,對各方的權力有所制衡,避免一方獨大。因人除了回應上帝的呼召之外,始終是要向其他肢體問責。若沒有適當的權力分配,事工便不能順利推展,含混不清的制度只會引發衝突和危機,然而也不能太有限制性,做成官僚,不信任別人,權力不下放,便不能有效回應前線弟兄姊妹的需要,而會眾缺乏參與的激勵,教會便不會向前走。

因此權力確是複雜的問題,有效領導不能缺少權力,但也不能夠過多,以免陷入引誘!

 

教會內的問責

 

checkmate-1511866_1920.jpg◎劉忠明

問責和管治在今天的社會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特別是在年青的一代,這已是常識一般、理所當然的事。但在教會內,知道是一回事,行不行出來卻是不肯定,很多教會領袖仍然是獨斷獨行,不向別人交待,原因實在令人費解!

曾聽説一教會牧者決定慈惠金的使用時有利益衝突。亦聽聞有教會牧者無視會友反對,和執事聯合決定購買教會物業,而且作價和過程都值得商榷。同時又有教會領袖一意孤行地推展他自己的牧養方向,不理會其他人的意見。可能大家也有不少類似的經驗,以上事例只是指出在這些堂會之內,問責和管治的概念似乎都不存在。

究其原因,可能是過去的傳統,又可能是信念的問題。教會開始時,可能只有一位傳道人,方向規則都是一個人去制定,會眾不多,亦極願意聽從牧者的教導,形成個人領導。及至教會漸漸多了些人,成立堂委和執事會後,也多跟隨舊作風。即或信徒有參與,亦只有極少數的人有話事權,維持中央集權式的領導。在此情况下,一般信徒如何能有參與?另一方面,亦有可能創立者相信自己有領導的責任,屬靈的事情很難假手於信徒,因此根本不相信信徒應該在堂會上有高程度的領導,極其量一些行政瑣事可由執事堂委處理,牧養方面則是牧者全權負責。

這種思維容易帶來一言堂的結果,只容許單一的聲音,溝通便會甚為困難。信徒因未能發表意見,便不會熱衷於教會事務,對教會和事奉不會有歸屬感,一旦當牧者有什麼問題時,教會便出現危機。從管理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健康的,組織必然沒有進歩,更不能適應新環境的變化。從信仰角度來看,牧者和信徒的分別不是在屬靈屬世的工作上,二者同樣有牧養和管理領導的責任,二者都是神呼召出來,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牧養羊群。既然目標是牧養,便要為這牧養的工作和成果負上責任,不能單純地說「盡了責」,「問心無愧」便算。

牧者和長執等領䄂是故意濫用權力嗎?這是有可能的,但濫權的先決條件是先有權力的界定,才有超越界綫的可能。若堂會內根本沒有清楚的權力結構,那麼便不一定是故意濫權了,而是制度上有漏洞,容易讓人犯罪。對人太多信任是有危險的,我們不能假設教會內眾人都是好人–不會有壞心腸,因此不需要制度來約束教牧和信徒的行為,大家都會自律。

我們都明白制度太緊是不必要的,而且根本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但針對有人有意或無意作出錯誤行為的制度是必要的。這不是對人不信任,而是幫助弟兄姊妹避免陷入罪惡的網羅,或者引起內部的矛盾和衝突。所以不管是和實質財務資產等有關的決定,還是事工、方向、用人等決定,堂會應該有一套清晰的守則來進行制衡,避免一方權力過大。有時候,建立這種制度時好像對人不太信任,令人不安,這種情緒是要處理的。而且另一方面制度也不能太嚴苛繁瑣,令事工未能有效推展,所以怎樣才是恰到好處是要慢慢掌握的。

制度以外便是心態。制度不能保證人不會出錯,沒有問責的心必然使任何管治制度失效。當人認為自己永遠是對,別人是錯時,便容易變成自以為是、一意孤行、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態。扮演先知的角色是牧者的工作,但相信神不會每天都叫人做先知,還有勸慰和治理的責任。這便要接受自己是來服事人,不是受人服事,以會眾利益為依歸的心態。有了這種别人比自己強(重要)的態度後,還要確保自己的看法是和同工和會眾一致,謙卑是這心態的基礎,不以自己為真理的代表,願意聆聽和溝通是最重要的實踐方法,也是團隊合作的基本原素。

當願意以別人的利益為依歸的時候,便可以談問責。

我們願意問問自己是否只看到異象召命,而看不到會眾的需要?

 

 

死結不能解,仍要解

Bethlehem wall 1709.jpeg

◎呂慶雄

美國承認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的首都,增添了地區安全隠憂,擔心今年在耶路撒冷及伯利恆的聖誕節是否仍能享受得來不易的平安。感恩的是在執筆之時,當地仍處相當平靜。在過去兩周,有關的課題,在政治與神學上已有不少相關分析,討論耶路撒冷的擁有權,以及以色列在末世所扮演的角色。本文想討論的是,在政治死結中基督徒領袖的角色。

20171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開始計劃把領事館由特拉維夫搬遷至耶路撒冷。特朗普強調實質上耶路撒冷已擔起首都的角色,他只是承認事實。這一決定改變了過去美國政府在有關問題上的中立,甚至含糊態度。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中東的亞拉伯國家,以至歐洲國家元首都一致反對有關決定。甚至在兩周後(1218日)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大會上,埃及提出要求美國撤回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草案。這次所有美國的盟友都不同意美國的立場,最後一如所料,美國運用否決權讓議案不獲通過。

三年前多前我曾寫過《建立領袖,由思維開始》,提到以來自巴勒斯坦的基督徒領袖倡議非暴力的方法來達至民族間的復和。其實,正當外界熱烈討論特朗普的決定所帶來的影響之際,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示威與衝突的同時,有信徒領袖走在一起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綜合部份居於耶路撒冷,致力尋求和平的基督徒領袖的意見,他們在這爭端中以這些原則與敵對的鄰居繼續溝通:

成為可信任的橋樑

不信任與恐懼所造的破壞力難以想像。今日以巴關係是長久積怨,除了歷史、政治及宗教的不同外,民間亦甚少交流。居於同一社區,雙方可以多年沒有直接溝通,人與人之間那幅無形的牆隨年日加厚。要作和平之子,便要先背起擔子,放下成見與雙方溝通,成為雙方可信任的橋樑才能延續和平的希望。

回到人的基本需要

堅持自己立場也許相當重要,但人的基本需要不會因為國藉與身份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如愛、和平、友善、尊重,和珍惜生命等,都是大家的共同需要。今日最大的困難並不是立場的不同,而是因為不同立場而無視對方的基本權利!在巴勒斯坦有反美者表示,他們遠在北美為何可以指指點點?代替我們這些居於此地超過1000年人民的意願?甚至有說為了耶路撒冷的地位,犧牲是在所難免。而說話當中的「犧牲」,是以巴雙方的平民,而不是這些政客。耶和華也派先知約拿向敵人宣告救恩的信息,耶穌也表示神造太陽照好人也照壞人,生命是應該被尊重的。

不要被媒體代言

社交媒體的流行是兩刃的利劍:信息傳播快速,同時也讓意見兩極化(其中一些關於香港的分析,請看這裡)。以巴雙方在政治、文化與宗教等本來已有不同立場,彼此不相往來。對於資訊的接收與發放更被高度篩選,據說,在英國有支持巴勒斯坦立國的人相信「以色列」並不存在,因為他/她一向只看/聽支持巴勒斯坦的媒體。而身處耶路撒冷的同工,他們強調要兼聽不同意見與立場,在人本需要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堅持聖經原則

作為社會的少數,基督徒在以巴衝突的角色中可以扮演和平之子的角色。他們迎難而上,因為特朗普的一個決定,把本來已很脆弱的關係變得更不堪。主耶穌來到世上也是不受歡迎的人,但祂堅持宣講天國的真理,以和平非暴力,以及自我犧牲的方式達至人與神、人與人的復和。他們相信,兩個民族間的復和雖然很難,但凡合乎聖經的,他們都堅持去做。

表面上我們以為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伊斯蘭教徒間的衝突,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中也有為數不少的基督徒,而這些基督徒當中也有不少站在前線願意成為和平之子的。他們一則不認為地上的國土的擁有權是終極的,只有天家才是終極的歸宿,二則認為人心改變才會達到真正的和平,而不是靠政治協議。

以上原則,若抽離以巴處境,放在香港或美國,也同樣有參考價值。有些結好像是難以化解的死結,但只要不放棄,總有出路。

領導團隊的另一半

 

puzzle-1020377_1280.jpg◎劉忠明

這裡所講的另一半是除堂主任外團隊的其他領導者。在堂會的日常運作中,傳道同工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實際的接觸和關顧都是由他們來做,而長執一般只在政策方向上做決定,輔助教牧同工的領導,當然也會進行監管,以防止同工在財務、工作,甚或道德上有缺失,但較少直接參與管理和督導同工的工作。話雖如此,長執和其他弟兄姊妹都會參與帶領的事奉,有些是和同工組成團隊,有些則要和同工們分擔領導的責任,因此在日常運作中,堂主任的同工團隊還可以包括信徒義工。

作為堂會領導團隊的一員,怎樣可以配合堂主任來帶領教會呢?對領袖的尊重可以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在談到堂主任怎樣帶領同工時,堂主任對同工的理解是首要任務,同樣道理,同工們不了解堂主任亦是導至團隊失效的一個原因。若要尊重領袖,必須對領袖有所理解,不單只是欣賞長處,亦要接納領袖的短處,在接納之後才能有尊重。所以尊重不是盲目的,而是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接受堂主任的帶領,互相合作,但也明白他/她的弱點,在適當時候會提點,亦會補足。

因此理解是雙方責任,沒有了溝通,便沒有團隊。堂主任要花時間在同工身上,同工同樣地亦應如此,才能有互動,合作才可無間這種合作互補的心態,是頗微妙的,一些基本的人際關係技巧是良好互動的基礎。不要以為別人願意溝通便可以在任何時候真情表白,在愛的關係中,仍須節制和良善,留意別人的情緒和認知是溝通技巧之一,培養互相信任,才可發展關係。

地位不同並不等同堂主任是要高高在上,而稍為高親和力的堂主任也並不一定是可以隨便用和好朋友交往的方法來和同工相處!在事奉的關係中,雖然大家是弟兄姊妹,但因着崗位和責任不同,堂主任必要時是要行使上司的權力。這意味着同工們要對堂主任的權柄順服!在一般情況來說,同工雖不太同意堂主任的看法,若已經有機會提出異議和看法後,仍要接受領袖的決定。若以為堂主任是弟兄,不同意時可以不順服,可以不跟隨決定,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我行我素,或有抬槓心態,美其名為「諍友」「公義」,這也不是好事。所以尊重和順服雖然是有底線,但這底線卻是不應輕易逾越的。

另一方面,同工亦應了解個人的專長和善用這種恩賜,這不單是在事工上,亦應是在團隊合作中,大家發揮恩賜,正是肢體的功用,這樣事工才能推展。在和其他同工的關係中,亦應互相尊重,雖然大家真的在各方面不一樣,但分工不等於不用合作、不理睬、不參與,抱着不要給其他人麻煩的態度而各家自掃門前雪,不但產生不了團隊的功效,在會眾面前也失了見證!同工之間因此亦要掌握其他人的事工狀況,隨時加以援手,這才是較健康的團隊。

也不要忘記,每位同工及信徒領袖都有自己事奉的團隊,所謂第二綫領導,在堂主任之下,亦同時在帶領別人。所以團隊中各人亦應和自己的團隊建立關係,特別是和信徒義工,他們都是出於愛主的心而自願服侍,基本上沒有上司下屬的關係,除了盡力服侍外,他們亦需牧養,不要以為大家都成熟,可以專注在事工上便成功!這批義工其實是堂會的命脈,沒有了他們,堂會很多事工便會癱瘓,他們在屬靈上亦要小心呵護和培育,而且在事工也要學習,在人際關係和團隊技巧上亦要磨煉,所以是不可忽略的一群。誰來扶助他們?責任便在各團隊成員身上。

有效的團隊不是單靠各人的才幹恩賜有多少,而是有沒有團隊意識,同時各人又是否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