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合意?

◎劉忠明

绿 + 红苹果

每當看到「同心合意」時,大家自然想起「興旺福音」(腓1:5),但這句話是指大家一同參與了福音的工作,也可能在參與事工的背後是真正的同心。另外保羅在林後13:11勸勉哥林多人要同心合意,彼此和睦,這裡便真的有同心(like-minded)的意思,但他也希望信徒追求完全和接受勸勉。而在早期教會出現的「同心合意」(one mind, one accord) 都是描述一同祈禱、工作、生活的狀況(徒1:14; 2:46; 4:24; 5:12; 8:6) ,是信徒群體一同生活的基礎和表現。

今天我們雖不是在公社中生活和工作,但有機會在職場中和其他信徒一同工作打拼,可以互相支援是好的。特别是在同一部門和項目的,大家相處的時間可能比在家庭的還長,比在教會的弟兄姊妹更多,更不用說遠超過和牧者分享交通的時間。因此,若信徒們沒有機會同心合意地在職場服事,則好像缺少了什麼。

但在現實怎樣中怎樣同心?現實是我們大家都不一樣,所謂志趣相投才可同心。但在同一工作間裡的信徒可能都有不同目標,彼此的工作動機不一樣,有些較積極、有野心,有些則傾向穩定安逸,甚至做事和對人都有不同風格。有時候更有地位上的差别,上司和下屬怎樣交心?說不定甚至對對方已有不滿,如何做得到同心?

有人說,在工作的時候,專業和信仰是可以分開的,即在工作時,我們是專業關係,只在工餘時才有弟兄之情,那麽便可分别在不同的場合同心,沒有矛盾。也許這做到一些表面行為上的同心,但卻有點將生命分割吧!我們應該知道和明白沒有雙重面孔這回事,信徒的生命應該是整全的,思想、態度和行為都是一致的。我們總不能在會議桌上為解僱或裁員項目的合法性和公平性爭辯,然後若無其事地在同一團契分享家庭掙扎和代禱吧!我們所期望的理想是每位信徒在工作崗位上,不論是對人或處事,都能與蒙召的恩相稱,專業和信仰應是一致的,不能妥協。

這便回到什麼是同心的問題,同心可以有多個層次,可以在基本價值觀和信念上,但亦可以在理想和目標上,而行為卻是有多方面的選擇!夫妻二人同心教養子女,但有時候仍有目標上的分歧,甚至喜好的學習方法也有差異,這並不表示夫妻關係一定出了問題。在學校裡,老師關顧學生的方法及程度亦有差異,也並不表示大家的教學理想不同。因此在職場我們期望的是大家可以有做好本份,盡忠於崗位的應有態度,而做事方法則在沒有違反信仰價值觀的情況下可有差異,而各人對工作的熱誠和投入亦可有分别。不接納差異,强求同心是沒有意義的,大家在基督的愛中可以互相接納不同的做事方法正是信仰生命的操練!這也是對哥林多人彼此和睦、同心合意的考驗。

身為下屬,要接受上司的決定較為容易,因別無他法,但上司可以接納下屬的差異嗎?這便是領導質素的問題。不管大家是否信徒,沒有願意聆聽不同意見,又缺乏謙虛的心的,便不能做有效的領導。所以在職場這些場境中,信徒領袖的生命更是重要,不要忘記,往往我們的決定和行為是在非信徒群體中作見證,若信徒自己沒有對人的愛和信徒之間沒有愛的關係,則如何在社會中彰顯基督捨身的愛?

信徒在職場上的同心是由有同一召命開始,大家明白各自在崗位上的服侍,也明白各人的限制,但卻有不同的事業目標和做事方法,以致可以互相支援,甚至分享喜樂和分擔難處,這便是理想的團契生活。但這是一個漫長過程,要細心經營,也要教會幫助,多注重職場的教導,這亦是門徒培育的重點,讓生命和信仰結合。

其實若教會的領袖們在帶領教會時未能同心合意,怎能期望在教會團契中的弟兄姊妹來實踐同心合意,又怎樣在公司內、在行業內做到同心呢?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