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職場

unt-3-1427745

 

◎劉忠明

 

「入錯行」是我們希望避免的,但如何選擇正確的職業呢?有人說:「在那行便厭惡那行」,好像永遠都沒有理想的職業或公司。不錯,個人的期望是重要的因素。又要有穩定收入,能發揮所長,又要有前途及好的同事和上司,並能貢獻社會,有多少這樣子的公司和職業呢?這並不是要鼓勵大家放棄理想,隨遇而安,採取被動的態度,反之是要積極地問:實際上我們希望得到什麼?在有限的生命裡能做多少?又或在信仰上所說的,我的「召命」是什麼?

神給予人的召命,是基於這人的特質,所以很可能我和其他人的召命不同。神呼召這人當小學教師,甚至要在這特定的學校裡,但另一人則可能是在公務員團隊中作行政的、工程的,或其他職位。因此我們要問:我了解我個人的特質嗎?這種特質和這行業及崗位匹配嗎?這便是「契合」的概念。

個人特質有很多種類,包括能力、性格、情緒智商和經驗等等。其中影響我們和某一職業或公司的契合度的,除了能力之外,極可能是性格和價值觀。

價值觀是對事物的一種判斷,是對與錯、是要追求或放棄、是優先次序的肯定。故此對信徒來説,某些行業或工種和信仰的基本價值觀是相反的,便不會考慮,例如不合法或有損道德的職業。然而某些企業文化及行為並没有直接的矛盾,但卻可能令人不安,這便較為難處理,例如銷售行業,產品可能有不好的一面,你會如實向顧客透露嗎?公司的文化裡誠信佔什麼地位?廣告有沒有需要誇大產品的效用?做人事管理的,要執行老闆無理解僱的決定嗎?其實在每個環節都有道德倫理的挑戰,這不會因轉換工作或公司便可逃離的。我們活在這世界,但不屬於這世界。無論如何,某些行業和崗位是有機會和信仰有直接矛盾的,這便要小心分辨。

性格可能是最直接影響人和工作契合的特質。管理學的研究指出,擁有謹慎盡責(conscientious)的性格特質,在工作上往往有較高的表現;而較溫和(agreeable)的人,因容易和人相處,在團隊合作上是重要的;對於那些未能以開放態度接受新事物的,在要求創意的工作上,可能不是最合適;而某些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也不能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工作,如初創公司。

當某些人得到晉升的機會,但卻感到力有不逮,承受大壓力,有時候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性格上不符合這職位的要求。作主管的,尤其是高層,不單要有好的人際關係,還要有較闊和遠的眼光。若性格不是善於和人接觸,不容易去説鼓勵的話,也缺乏長遠發展的觸覺,雖有愛心,在別人看來仍是一位只看事不看人的主管,只針對小事情,團隊便不容易建立起來,個人也得不到滿足。

説到生命的實踐時,不要勉強,未能做到不一定是自己有問題,而是未懂得去尋找合適自己的土壤,讓我們一同繼續探索在職場上的見證。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