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驚恐來襲

image

◎呂慶雄

這星期,我們再思勇敢。也許今日的重點,是以「不畏強權,勇於揭露真相;計算後果,勇於承擔責任」作為定義。做到這兩點,是真勇敢。

勇敢面對那不可能的任務,勇於面對威嚇仍堅持信念,這些人值得敬重,也是在逆境中發揮正面影響力的例子。我想到成功結束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曼德拉(Nelson Mandela)。這星期一口氣讀完曼德拉的日記,其中一段話應是寫於他當總統之後:

“That a true leader must work hard to ease tensions, especially when dealing with sensitive and complicated issues. Extremists normally thrive when there is tension, and pure emotion tends to supersede rational thinking.”

大概的意思是,真領袖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以一時的激情作最後的決定,需以理性來解決困難,特別遇上敏感又複雜的難題,更要花盡心力來舒緩張力。曼德拉為南非留下的社會理念是饒恕與復和,他勸止了當權黑人向白人報復,在極大矛盾中尋求對整個國家最理想的解決問題方案。這方案,對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南非來說,是最理想的出路。

曼德拉應是其中一位最有資格反對復和,鼓吹仇恨的人。他被囚廿多年間,眼睛因長期在強光下工作而受捐。母親去世時不獲批准去送殯,申請出席因交通意外身亡的大兒子的安息禮,亦完全沒有人理會,更不用說獄中其他問題了。面對惡劣環境,他沒有太多的埋怨,也不畏強權,廿多年的牢獄沒有消磨他推翻種族隔離政策的遠象。當我們今日說,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那自由並不是來自外在的施予,而是內在的信念,曼德拉便是最好的例子。

箴言的作者提醒我們:

我兒啊,要謹守健全的知識和智謀,不可使它們偏離你的眼目。這樣,它們必使你的生命有活力,又作你頸項的美飾。

那時,你就坦然行路,不致跌倒。你躺下,必不懼怕;你躺臥,睡得香甜。

忽然來的驚恐,你不要害怕;惡人遭毀滅,也不要恐懼,因為耶和華是你的倚靠,他必保護你的腳不陷入羅網。(箴三:21-26)

「健全的知識和智謀」就是指那全面,持久有效的知識,以及達到目標的策略方法。當你知道自己要爭取的是甚麼,要帶領的團隊要朝向哪些目標進發,你便不容易被怒火與驚嚇吞噬。那一天,你便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領導箴言(七)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