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明
既然召命是每一個信徒都有的,打工仔有打工仔的召命,老闆也應有老闆的召命,那麼老闆如何在公司和辦公室內做個有影響力的門徒?
這裡所指的老闆,不一定是大企業的CEO,可以是部門主管、工作組組長、中學科主任,以及所有要帶領團隊,被稱為「上司」的人。教會的主任牧師當然包括在內。然而每個崗位的職責真的不一樣,實踐召命的方法可以大不同,高層主管較多關注公司的策略性大方向,中層和前線主管則着重執行及人際關係。無論如何,各人在職場上的召命總是和對神、對人,和對自己有關係。
老闆有帶領整間公司或整個團隊的責任,所做的決策不論對人或對公司都有較深遠的影響,因此有信仰基礎的價值觀最重要。在商界工作的,要考慮產品、顧客、競爭和僱員等問題,而其他機構和堂會則對持分者,尤其是受眾影響最大,因此老闆怎樣理解神在他們的公司有什麼心意是關鍵,老闆的天國觀是怎樣,做一個怎樣的老闆,賣什麼產品,提供怎樣的服務,人力資源政策等等,都是和召命有關係,例如老闆知道怎樣去經營才可榮耀神,不但顧客和僱員開心,這也是在社會見證福音的重要方法。
此外,如何營造一個合宜的工作環境也很重要,這不單是物質的環境,還有工作的關係和氣氛。有一提供僱員支援服務的機構表示,約三成的求助個案是和工作困擾有關,這包括上司下屬關係、團隊關係和工作轉變等。由此來看,在職場的老闆和上司是要處理好人際關係,提升領導技巧,才能減少下屬的煩惱和憂慮。有人說,有些信徒在教會是隻羊,但在公司便是狼!也許這是職場召命的問題,亦是個人生命的問題,教會未能培育門徒,信徒生命的分割便更嚴重。
具體來說,若各上司在制定和執行公司政策時,有考慮同事的利益,有留心下屬們的感受,改進一些溝通技巧,以及懂得處理矛盾衝突,加多一點對人的尊重和欣賞,那麼信任便會增加,問題便會減少,大家的情緒便會好些,公司便更有團隊氣氛,生產力和創造力可能更可提升,何樂而不為?當然事情不一定這樣完美,信徒上司可以做好一點,但其他同事並不一定有相同價值觀,信徒仍然要面對辦公室政治、沒有表現的下屬和經營環境變動等問題,如何自處和建立團隊的關係呢?
不管怎樣,你會否以生命見證作為你的職場召命?不單做個稱職的員工,也是一位有生命力的上司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