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忠明
雖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召命,不管在職場上是什麼崗位,總有一些意思。但人總不禁去問:「我能做什麼?」作為一個僱員,又不是老闆,經營策略和運作模式都沒法參與,在大機構工作的,更受重重制度所牽制,做管理層的也許好一些,可能有多點影響力,但各人始終面對價值觀或做事方法不一樣的老闆、同事,以及整個公司機構的文化制度,怎樣自處,特別對職場新鮮人,怎樣才能站穩腳,然後去實踐召命呢?因這不是理念的問題,而是在特定情境下實踐的問題,這涉及不少複雜的因素,不一定有圓滿的答案,但相信我們仍可嘗試逐步去探索,看看有沒有出路。
當一個人身處在組織內,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角色和工作,明白自己和別人對這崗位的期望,當然這也包括對自己的理解。其次,任何一件工作都有與人接觸的機會,所以溝通方法和人際關係便成為在職場上生存的重要技巧。此外,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事,互相支援,一同去闖亦是重要的。
個人認識上,要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做這份工,是否應在這公司或機構工作是最根本的,這和生涯規劃有極大關係,若有了大方向,現在要問的不是做什麼的問題,而是應否在這裡幹,在此,契合(fit) 便是重點。契合是自己的價值觀、性格、情緒、能力等和工作要求是否配合,亦是個人和組織整體(例如文化、制度、決策思維等)是否吻合等。當然契合一方面是指要找到自我發揮的空間,亦是希望確定這是合宜見證和實踐召命的地方。有時候大家都有「人在江湖」的思想,知道目前環境不是太理想,但由於「身不由己」,便不再思索改善的機會!這時候便更要反思召命,在當下如何活出生命來。
在群體之中生活,待人接物的基本方法不用詳細解釋,但處理矛盾、權力、辦公室政治、上司下屬相處等,則不是人人懂得。尊重別人之餘,不爭競但也不被人佔便宜是要有情緒智商(EQ) 和技巧的,同時,若在領導的位置,若能好好的建立信任和帶領團隊,受人尊重亦是好見證的基礎。簡而言之,召命不單是講福音,亦是活出福音,有柔和謙卑,也能剛强壯膽,有原則但有彈性,凡事從心裡做,像是為主做(西3:23) ,這樣才是好的門徒。
不是每位弟兄姊妹都可以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崗位,他們也不應在職場單打獨鬥,教會要扮演的角色是培訓、差遣和支援。說來好像很嚴重,但若要幫助大家成為好的職場門徒,教會便不能讓信徒自己去尋找生存方法和空間,所以應有系統地幫助信徒找出召命,瞭解他們在職場的需要和掙扎,切實地提供支援。傳道人不一定完全明白各種職場情境,故需有資深職場經驗的信徒同工,一同推動在職場上的生命見證,查經團契可能是少不得的。
就讓我們繼續思索怎樣落實職場上的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