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領袖可以真誠嗎?

book-heart-3-1312403

林榮樹

 

真誠是我的核心價值,但有時我亦會反思這價值的肯定性。特別對於領袖來說,他們是否要戴上「領袖」這角色的面譜,演活這個角色,才可以「生存」呢?他可以做回自己嗎?他可以放下角色扮演嗎?他這樣做會令下屬失望,令自己失信失威嗎?他可以坦誠說實話,以心對同事下屬嗎?

近日拜讀倫理學大師侯士活有關禱告一書,中譯為《祈禱不是藝術》,他將自己在神學院課堂的禱文輯錄成書,公諸於世。該書的〈導言〉中,作者脫俗謙卑地坦承,他是個擅長公禱的人,卻不是一個喜歡聖潔的人,並暢論祈禱須本乎真誠。我被他的坦誠所吸引,感受到他分享的真實誠實,不是假謙卑而是真謙卑地分享他祈禱上的不足。若然論及祈禱而不能出於真誠,這書就不值一看了,幸而這位知名的倫理學教授和領袖,具備真誠的領導質素。

懂得言語藝(偽)術的人,不論出於真心或假意,有時總會口不對心說一些權宜的說話,或適合處境,或為乎合自己身份或角色。若非出於真誠,就不是「金蘋果落在銀網子」的說話了。

這又令我想起主耶穌待人的真誠與熱誠。在路加19章中,主熱情地對撒該說:「快下來,今天我必到你家!」主親切呼喊撒該的名字,更主動提出要到他的家並住宿一宵。這故事充滿真誠與熱誠,一位稅吏長官(首席稅官)爬到樹上,撒該是何等真誠與熱誠的放下自我,他為要能居高臨下見到主,不惜做出一些與其面子、角色與社會身份不相稱的行為。結果他願意坦誠的悔改,把一半家財給予窮人,並以最高的四倍罰額補償被他「勒索」(有譯為欺騙、訛詐等字,和合本修訂版更高調用「勒索」一詞)的人,而主最後亦以真誠對待他坦誠的悔信,稱他為真的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主就是一個這樣真誠的領袖!

各位親愛的領袖(包括牧者、堂主任),你有多真誠呢?你是否因要扮演領袖的角色而說某些話,或做某些行動呢?在缺乏誠信的商業都市環境下,許多人對領袖不信任,香港人經常懷疑領袖「扮嘢」。我們若缺乏真誠、熱誠、坦誠,就很難與同工同事建立互信。沒有信任,麻煩就來了,同工間彼此猜疑猜忌,容易被那惡者利用,造成破壞及耗費。缺乏互信的話,就連一些小小的事情也可引來大大的誤會,那麼什麼天國大業救世大計,都會在互不信任中消磨淨盡,乏力前行!若然有真誠與信任,這類耗廢與損失便可大大減少!

不要以為扮演領袖的角色才能得到人的信任,其實相反,「扮嘢」的人才不會得到注重真誠的人信任呢!

作為基督徒領袖,在基督裏無論你有什麼名份,你與同事和執事首先是弟兄姊妹的關係,我們應極看重這身份並以此相待。如果與親人相處卻不真誠,我們又怎算是一家人呢?無怪乎主在離世前最後叮囑門徒,叫他們要彼此切實相愛。按此新命令(約13)彼此相待,就有如門徒初期的親近一樣,雖然這會帶來工作角色與關係上的張力,但我們要鼓起勇氣,排除萬難,活出主的旨意!

幾星期前在一次領袖分享中,有與會者坦承夫妻關係不好,有說照顧年老父母很麻煩,這些都是能明白的真相與真實感受,但一般領袖不會說出來。這真誠的分享令我感到很釋放,令我融化於無隔膜的交往中,心靈得到提升。我感到與他們親近,心靈輕省相通,我愛他們如同兄弟姊妹,感受到他們真心坦率沒有保留的相通,這是在地若天的生活,無怪他們的事奉同心而有力,互相接納愛護而無隔膜。願我們與同工亦能如此相待,活出基督裡新而真的關係來,上司下屬都真誠無分階級的坦誠相待!真誠能融化人間的牆垣,但這不應是我們真誠對待下屬的動機,活在上主的心意中才是!!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