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明
要做到活出生命,在職場崗位上盡忠,談何容易!職場上確實有很多阻力,令信徒未能於每件事情上都能榮神益人,做鹽做光。但我們可以就此放棄嗎?當然不是!
管理學上有一重要概念,幫助我們去了解為何一些人在組織裡能有效工作,有些則不能,這個便是「契合」的概念 ,英文是fit。例如在某情境下,某一類人較易發揮,有些則較困難,這當中便牽涉不少因素。簡單來說,這些因素可分為個人、團隊和組織三個層面。而在職埸以外,還有家庭和教會兩大群體,其影響也不應忽略的,但在此先集中在職場上的因素來討論。
在個人層面,確實有眾多因素,例如個人的性格、價值觀、態度、情緒、學習模式、決策方法等等,再加上能力和經驗,都能左右一個人在某一情境下的表現。當這些因素和團隊及組織中其他相關的因素互動時,便產生不同的效果,包括了生命的見證。若要一一討論各種情況,實在是不可能的,然而可以看看一些具體的因素,得出一些基本原則。
首先,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若你的答案是「不是不喜歡,但…」,這便表示你還未滿足,雖然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但仍有一些有較高滿足感的工作。不能完全滿足,可能是工種,即工作性質的問題,也可能是你所在的公司的問題,和工作本身無大關係,然而你個人的期望也很重要!若這不是你希望長久留下的地方,花時間去培養關係和認真工作似乎不是那麼現實。
也就是說,個人怎麼樣去理解現在的工作是最基礎的因素。若看不到為何要留在這裡,那麼便談不了投入和生命見證了。也許我們在找工作時是有大志,然而在尋找過程中只能找到這一份工作和這家公司,便抱著萬事起頭難,邊做邊找的心態,希望將來會有較理想的環境。這本無不可,但時間慢慢過去後,繼續尋找適合的工作或環境的動力可能慢慢減弱,便容易產生麻木,已看透工作,不願再追求,不太滿意但也要接受,可是工作和生命便開始脱節了。
所以,歸根究底,工作是什麼?付出勞力(腦力)來賺取金錢是為了什麼?又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你看什麼是最重要?你期望得到什麼?
創世記1:28提醒我們,神要我們用各種方法來治理這地方,我們工作便是為此,不論是哪個行業,哪個崗位,都是神藉著人來治理,故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如何參與這工作,今天所在的崗位,對我來說是否就是最合適,最容易活出生命的地方。只有你最清楚知道你自己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