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行動

hunger-and-gratitude-1539608

◎呂慶雄

 

如果說誠信是今日對領袖的基本要求之一,應該沒有人反對。誠信是指一個人言行一致,所承諾的必會履行。孔子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意思就是,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一個沒有方向,也不知可做甚麼的人。

 

沒有誠信,是因為內裡太多陰謀,太多個人的謀算。對別人不信任,因為底盤都是為了一己之私。試問我所言所行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又怎會坦白於人前?這便直接導致這人以第一個謊言來掩飾自己的私心,然後又以另一謊言來掩飾第一個謊言,之後便是無窮無盡的謊言,並習以為常,撒謊與掩飾被視之為理所當然。

 

我們見到一些領袖以「言語偽術」不斷破壞自己的誠信,是習非成是的結果。但是,我們也不該停留在指罵別人的不是上,至少還需要避免自己習非成是。

 

認為正確的事,特別是可以對別人做好事的時候,要即時行動,因為這是建立好習慣的第一步。習慣說謊便不會重視誠信,習慣善待鄰舍便不會只追求一己之私。箴言這樣教導:

 

你的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要施與那應得的人。你若手頭方便,不可對鄰舍說:「去吧,明天再來,我必給你。」(箴三:27-28)

 

有能力幫助人,不應為自己思考太多。若「手頭」方便,就是具體地在財物上可以幫助別人,便該即時行動。箴言在這裡是重申摩西律法:

 

不可欺壓你的鄰舍,也不可偷盜。雇工的工錢不可在你那裏過夜,留到早晨。(利十九13)

 

用利未記這段經文看,拖欠工錢是社會公義的問題了。原來「別人」包括我們的鄰舍、我們的下屬同事。若沒有做好承諾,把別人應得的(工錢、幫助)給他們,這是做成社會不義的起點。

 

因此,好人好事,要多思想、多做,並且要即時。這不是要建立個人名聲與社會地位,而是個人品格。消極看,社會上少一個自私鬼;積極看,社會上多一個好人,甚至有誠信的人。

 

領導箴言(十)

廣告

建立持續成長的事奉生命(下)

sailing-1380823

呂慶雄

 

第四是恆常的信心生活操練。這信心包括對神的完全信靠,相信祂在順境與逆境都與人同工,就算前景極為迷惘,在人的智慧無法可思之際,神仍掌權。信心生活的操練可以在經濟上信靠神的供應,過簡樸的生活。在事工上相信神的帶領,敢於面對挑戰。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信心不會突然間出現。信心的操練可以從日常生活刻意磨練出來,例如透過紀律的生活習慣,工作坊或營會,久經鍛練,能增加對神及對自己的信心。此外,神也會透過特殊經歷,磨練以致提升人的信心。有時經過疾病、苦難、失敗後,信心便會增加。對於奉獻的信心操練,美國馬鞍峰教會華理克牧師曾分享到,多年前已開始十一奉獻,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對於奉獻十分之一並沒有甚麼感受。他認為奉獻是信心的操練,當奉獻十分一時並沒有心痛的感覺,也不需要講甚麼信心便能奉獻,於是他每年增加奉獻的百分比。信心也與日俱增,直到後來,他做到百分百的奉獻,並認定神所給予的恩典更多。

 

第五是及早擁有留下屬靈遺產的準備。屬靈遺產的意思,是我們留下甚麼屬靈寶富、榜樣給我們的跟隨者。世人看重物質豐富或給後代安穏生活,於是把家業留給後代。但作為屬靈領袖,應看重個人屬靈經驗,即我與神交往的寶貴經歷,如何讓下一輩承受?或是個人經驗,或是品格,或是一些作為屬靈帶領者應有的裝備。

 

摩西留下最重要的屬靈遺產,就是對律法的堅持。整本申命記是摩西與神相交40年的精華,包括神如何直接帶領祂的子民,以及透過賦權予摩西作為領袖,引導以色列民經過曠野的操練。而到了最後,摩西人生得完滿,並不是進入原以為是終極目的地的迦南地,而是認識神是信實又公義的神(申32:3-4)。而摩西留給他繼承者約書亞及以色列民的吩咐,是靠著神剛強壯膽,相信神應許的真實(申31:7-8)。而到了約書亞臨終之時,也帶了同樣的訓示給以色列民,勸導他們像自己一樣,相信神的應許,以及謹守遵行摩西的律法,不可偏離左右(書23:6-8)。

 

最有準備留下屬靈遺產的,就是那些清楚自己人生目標與方向的人。這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特徵,就是擁有明確的人生方向。基督徒都應該知道自己的人生歸宿,就是死後還有永恆的生命。而在地上生活,就是要活出召命,但真正追求,明白,活出召命,同時又堅持到底的只有少數。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在這裡討論需要整全地培育屬靈領袖,需要包括持續得力這課題。箴言提醒我們,「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29:18上),異象就是神給人的召命,也是人生真正的終極方向。戴德生對中國人的委身,除了能講出「千磅英金」全數歸於中國的名句外,還把自己的生命完全獻上,死在中國、葬在中國。這就是他能持續得力的秘訣之一,到老也活在使命中,是擁有明確人生方向的最好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