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由你來開始!

◎劉忠明

skyscraper-cleaners-2-1446883.jpg

為什麼在團隊中做事是這麽困難的?答案可能不是這麼複雜。一個人單獨做事只須向自己負責,但一群人一起工作便要向團隊中各人並組織負責,人際關係和事情的成敗都會產生壓力,加上大家目標與動機都有可能不一樣,要共同投入去做事便顯得困難。

要解決這些主觀及客觀的困難,是要各人出力合作才可以做到,但誰人願意承擔這責任?所以要去解決合作這問題才是最複雜、最頭痛!理想地說,若團隊的帶領者能下工夫,花多點時間及心力去了解團隊中各人的心態及期望,願意以身作則,情況便好辦一些。然而若帶領者沒有這種思維,也沒有動力去做,也許這個責任便落在願意改變的人身上。

這是否不太公平呢?是,這是不公平的。尤其在職場上,老闆主管有權力也有相配合的薪酬,自然是要做多一些,而且要做得好才可拿這報酬,但團隊是否融洽,有沒有積極投入,也許並不是這家公司的考慮因素,銷售目標或成本控制可能是評估主管能力的唯一指標。在此情況下,只有所謂較有「人情味」的主管才會這樣做。

若作為信徒的你,不幸在此等情況下,你可以做什麼,如何自處?如何改變?這又是否是你的召命?

舉一個例子,同事間因某些問題而產生衝突,可能是溝通不足而有的誤會,亦有可能一方能力不逮,又有可能是上司不公正,無論如何,作為團隊中的一份子,你願意介入嗎?當然,大家都會贊同這是上司的責任,但假設上司沒有理會又或不能有效處理,相信這便是信徒實踐作和平之子的好機會!一個認真的信徒應該在同事間有好的形象,也可能會有良好的關係,雖然不一定是模範員工,但在同事間應有一定的誠信,故若願意做平息紛爭的人,應該較容易被接受!

又例如同事情緒低落,可能是工作上不愉快,又可能是家庭出了問題,作為這同事的鄰舍,相信你必然會幫忙,用合宜的方法來開解這同事和嘗試解決工作上的問題。這樣的話,你已經在建立團隊,回應了呼召,在職場上以生命影響生命!也許同事的問題不一定能即時解決,但你已經發揮做光做鹽的作用!

若你是一個團隊的主管,作為帶領者,更是責無旁貸,你的責任是要營造有誠信、有信任、又有公義的團隊!這並不一定是公司的要求,但卻是你做門徒在領袖崗位上應有的果子。你可能不是一位有人際技巧的主管,不是容易吹寒問暖的人,如何做呢?好的領袖,不一定要有令人時刻窩心的行為,但你關顧人的心、公平公正處事的態度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反之,只有表面的關懷,實際政策和決定都不看同事的死活,則只會製造紛爭,更不會建立團隊。

歸根究底,團隊是依賴各成員的付出來建立的,主管有最大的責任,亦有最大的影響力,但個别人的貢獻亦不能抹殺,以斯帖記的名言:「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願我們都知道我們在職場中的位分。

廣告

靈巧的溝通

friendship-1419480

◎劉忠明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好的溝通者嗎?也許你認為好的溝通者就是那些能言善辯、說服力强、說話能振奮人心的人,不錯,這些都是好的溝通者,但溝通的場景不一定是公開演說,也不一定是要傳遞正面激勵訊息,溝通可以在工作間的兩位同事之間發生,可以是在上司和下屬間發生,亦可以是在異議中發生。

有人認為信徒在某些職場場景中很難坦白說真話,例如當和上司和同事有不同看法時,可能因為要尊重他們,而且不能惹怒上司,故只好將說話吞下去。但另有一些信徒卻持守「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原則,凡事坦坦白白,結果可能也不是如意的。這些場景不是能單以一般溝通技巧所提及的:選擇適當言詞和適當運用情緒,便可解決的問題,而是要明白信徒在職場溝通時的要求和原則,況且這些場景也會在教會事奉的時候出現。

我們很容易以「用愛心說誠實話」(弗4:15) 和「是就說是」(太5:37) 這兩段經文,來支持說話必須誠實和坦白,不可造假。但什麼才是誠實話?什麼是「是」?

用愛心說誠實話是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是針對信徒的群體,希望他們可以在基督裡合一,按着恩賜來建立基督的身體,不要受不正統的教義所影響,相反地,要「以愛心真誠地生活」(新漢語譯本),「在愛中過誠實的生活」(新譯本),在各方面朝向基督而有長進,這才是保羅的意思。說誠實話其實只是真誠(誠實)地生活,重點是生命的真誠,不是說什麼話,而且這是在信徒群體內的生活原則!耶穌教訓眾人:「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就是出自那惡者。」(新漢語譯本,太5:37) 基本上是叫人不可隨便起誓,不要多說一些言詞來加强自己話語的真確性,並不意表絕對的坦白,有愛的真誠已經足夠。

所以這兩段經文基本上不是吩咐人完全不用修飾言詞,全盤託出所謂真相、真感受,反之是有愛的生命的「真」才重要,要坦誠不說謊話,不歪曲事實,是為了對方(或大眾) 的好處,在誠信中將自己表現出來。這種誠實卻是要講求技巧的,假若直接說出「真相」,便會傷害别人,或令局面不可收拾,這如何有愛有見證呢?

因此,要做好坦誠的溝通,重點不是有話直說,而要考慮各種場景的因素而採用不同的技巧,例如接收者的情緒、溝通的環境、內容是正面或負面、嚴重性和緊急性等等,不能一概而論,但讓訊息可以正確地傳達,這個目標卻是不變的。例如在職場上,同事之間有不同的意見,如何能清楚表達?這要考慮以上因素。例如在不太認同上司的看法時,而當大家的信任程度高時,直接表達是一個方法,有時是需要用間接含蓄的方法,避重就輕,提出合理的疑問,陳明利害,甚或要建設性地提出多走一步,探求另外一些方案,估計不同方案的後果等,但要避免主觀判斷,這可能是比直接指出錯誤更適當的技巧。相反地,採取廻避的方法,含糊其詞,顧左右而言他,則絕不可取。

又假如你是上司的一方,你願意聆聽下屬的不同意見嗎?若過去的領導作風都是一言堂的話,真誠的溝通便不容易達到!有人認為動機決定一切,為了對方及大局的好處,領袖就不一定常常要說出真相,對嗎?若只看動機,不看手段,亦是不妥,時常閃爍其詞,如何給人有誠信的感覺,能有真誠的生命呢?不直接說出全部訊息或意見,並不一定是只說出部分真相,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要知悉所有事情,資訊的透明度可因人因事而異,而真相亦有可能是分階段,在適當時候適當的場合才表達,只要沒有說謊,沒有存心誤導,而讓聽者負上誤解的責任,相信這亦是一種靈活的溝通技巧。

團隊中不單做領袖的要有好的溝通能力,每位成員亦要學習做有效的溝通者,特别在事奉團隊中,信徒的溝通更要有真誠的生命支撐着。

享受團隊?

miami-seagulle-1259097

劉忠明

很多調查都表示人在工作上所受到的壓力來自工作本身的較少,反是來自人際關係的較,這包括了和上司及同事的關係,相信很多信徒在職場上的壓力也是從人而來的居多。若我們相信工作崗位是神所賜與各人的,為何信徒不能享受神的恩賜(傳道書 5:19)?要溶入及享受工作團隊真的是困難的嗎?

成功的團隊倚賴每位成員的合作,大家不單要有工作上的能力,還要認同工作的目標,而且有動力去參與團隊。若信徒不太認同工作的目標,或者現實一點是不願意接受上司所定的期望,則在工作上不開心是可以理解的,長期活在不太認同的工作環境確是會產生各種問題。所以信徒怎樣理解所工作的團隊以及對應上司的期望是根本的問題,這便離不開召命和處理矛盾的問題。

召命這方面不用再多説,信徒要肯定的是這份工作是神要藉著自己來對世界作出一些貢獻,在人類要管理大地的使命上是有一個角色,那怕可能只是商業活動中的銷售或會計,都是在貢獻地球及人生活的持續性,而自己的專才剛好是這崗位要的,在此個人便有召命。有了這認知和委身,才較易去接受現在的工作環境。

此外便是和上司的關係。很多人都説好的老闆不多,這話有正確的地方,老闆不一定是壞心腸,但因着位置不同,目標可能不同,需要考慮的因素不一樣,以及領導的方法等,對下屬便可能產生壓力。某些認真的信徒可能認為在職場上要有好見證,和人的關係一定不可差,上司的命令是要遵守,公司的制度也不可違反等,所承受的壓力更大,有苦亦不知往裡去訴,要享受工作團隊便十分困難。

怎樣管理老闆呢?核心是要知道對老闆唯命是從不一定完全正確!尊重上司是應該的,但要懂得分辨上司的命令真的是有需要和有效,而不是為了給大老闆而點綴,因此有時候要適當地反建議或消極地合作。這當然是要有一定的勇氣,而且其他同事也明白和支持,當然若團隊關係本來是好的,事情便較為簡單,若關係本來只是一般,則要多些游説技巧,例如管理學中談及的影響手段(influence tactics) 便大派用場所謂手段,只是游說的心態和技巧,如用理性去説服、商議、感性訴求、個人請求、訴諸理據等都是經常用到的,所以多些參考和觀摩人際關係技巧,可以改善一些團隊狀況,壓力亦可少一些。

歸根究底,團隊中的氣氛如何,作帶領的責任最大。若真的尊重別人,採取多聆聽,多合作的方法,隊員自然會較輕鬆,而工作亦會有表現,若認為人人是要監督和鞭策的,這種想法可能已經落伍。故若你是團隊的帶領者,便不要對同事加諸不必要的壓力,若發現有不太合作,缺乏幹勁的同事,也不要這麼快下結論,要知道下屬不是你,為何他們要為你和公司賣命?溝通永遠是帶領團隊各種技巧中最重要的一環。有坦誠溝通,便贏得信任,你的誠信便容易建立,各人亦可享受你的團隊!

職場無朋友?

puzzle-1331235

劉忠明

很多人認為在職場上最難處理的是辦公室政治和人際關係。不錯,兩者都是和人有關,亦是經常碰到的,然而大家往往歸因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有不同的價值觀,因此必然產生矛盾。現實是在基督徒群體中亦有以上問題,而基督徒亦往往可以找到非基督徒為知心友,因此問題的原因是比因信仰而有不同的價值觀更多、更複雜。

一旦牽涉到團隊和人時,人際間的關係便超越了個人的特質和心態,是要看兩個或以上的人互動,能否相處的問題,例如有人説自己和上司同事「夾」不來?即不能契合,原因可能是雙方在性格、期望、工作思維和方法等個人特質有矛盾,但亦可以是由於缺乏信任、團隊目標不清和各人角色含混、溝通不足、獎懲制度不公平、工作架構上權力分佈不公允等團隊特有的問題。所以在職場上怎樣看别人,看團隊,甚至怎樣看大家要做的都很重要。

在與别人相處時的一個重要考慮是有沒有有智慧地看別人,別人包括是上司、同輩和下屬。當别人和我們有不同信仰時,我不能否定他或她亦是神用自己的形象和樣式造的,恩典是會給予好人並歹人,信徒也不一定是凡事亨通!我們只是接受了基督,但仍是罪人,不一定比他們更道德,更有愛心,甚至可能比下去。故此保羅提醒我們做事時是由心發出,像是做在主身上。因此,那位責罵我的上司,或説我壞話的同事,都是有神形象的受造物,只是未曾悔改,仍憑血氣行事,我們這強壯的,能否包容這些軟弱的人呢?有智慧的意思是説這種欣賞和尊重是有界限的,不是無止境的包容,公義便在此時候出現!對,我們要和人合作,基督徒應該有柔和謙卑的品格,但公義的心亦是不能忘記,若凡事答應忍讓和退縮,便沒有公義,所以不是不願意為别人走第二哩路,只是不要太「蝕底」,給人家佔便宜,這也許會導致更多的罪!

在相處時能互相信任是提升團隊效能的一個要素。信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是要有時間蘊釀,從經驗中體會出來。而且信任是要贏取的,不是說有便有,要贏取信任,基本上是個人的特質和行為吸引别人,個人的誠信便是關鍵,假若在平常工作中上司同事等都未能看出誠信,相處下來關係也未能建立,信任便肯定較少。若團隊中沒有信任,要大家投入則非常困難,更遑論有工作效果。這種信任對作為上司的更為重要,上司凡事過問,要求别人多多,這在下屬眼中便被解讀為不信任。在講賦權的年代,上司也許要放下身段,讓下屬放心工作!

在群體中的關係亦不是某方(很可能是有權勢的)一定贏,某方一定輸。要有好關係,大家都要有施才能保持下去,所謂給和獲取(give and take),即施與受是雙方面的,一方只施而沒有接收是不能令關係持久。這種關係是要慢慢建立的,在心態、思維、和人際關係技巧上要轉化,除了接受别人亦是神愛護的受造物之外,我們更要懂得相處之道,在愛之餘亦看重公義,並且以誠信來贏取信任,又和上司同事維持好的關係,則在職場沒有朋友的機會便很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