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樹
時為9月,想各堂會或要開展新一年(2020年)的發展方向與事工計劃,所謂fail to plan, plan to fail(不計劃就是計劃著自己的失敗),而計劃是成功的一半,故堂會必須努力去製訂明年的大計,好求問上主的心意。
環顧教會製訂周年計劃,或抱著以下的心態:
- 只是把去年計劃略為修改,認為堂會年年都是做那些的了,沒甚麼大不了,而不予重視。
- 以「團契活動」觀念的思維去計劃,以為一年辦多少個大型活動/佈道會、大旅行、週年紀念活動……便足夠,這都註定是失敗的。教會無法成長,年年都原地踏步、故步自封。
- 又或以坊間的思維,搞搞新意思、出出新主意,凝造一種進取創意的更新氣象……
- 有些計劃其實是堂主任 / 執事會領袖性格的延伸,喜歡做一些系統出來,以有條理有系統為核心價值,這可以是好的,但請問教會是機構嗎?是制度服侍人?還是人服侍制度呢?有需要有美好的外貌?以大教會為成功的典範。較小教會也做出甚麼甚麼培訓系統等等;但它對實質生命/與主關係的轉化有多少用處呢?
讓小僕提出幾個重點,希望是一些有效的建議。
- 程序/活動是工具,是果不是因;教會要重新思想、更新神叫堂會存在的「存因」(purpose、nature and mission of church)。這是一條極重要的思想路線──由存因驅動教會。教會的資源與活動必定是要達成大訓命與大使命。
- 思考在現時的處境、氛圍,堂會的生態環境與過去的傳統,有甚麼危急存亡的事要回應,要改善?
以上兩點可成為明年的目標,而以下是達成目標的策略與方法。
基於以上兩點,堂會須求問天父及思量如何達成,但必須加上行動計劃(action plan),1 這實在是when how what等等的設計,以確保可達成這些目標。沒有行動的計劃,美夢不會成真,那些夢只會變成白日夢、惡夢。
以上提出的只是拋磚引玉,歡迎聯絡小僕,為 貴堂會度身訂做一個2020年的計劃藍圖,以讓主將得救人數加給貴會,為主救港,得著香港。
註1 過去多年,香港不少教會採納了「自然教會增長(NCD)」或「標竿教會」(PD)直奔標竿5M的計劃模式,兩者都是好的。
NCD視教會在八大方面定下八大目標,但要留意這模式由負面入手,以「補短」為計劃的切入點,不知對教會正面成長有多大用處。想深入了解的,可請教「教新」。
PD視5M為教會主流事工,健康在乎平衡五大方面的發展。小僕曾寫下短文分析(見小僕小書《職場特工》附錄,或見《今日華人教會》06年/2月號、或向小僕索取6286 7163),不在此詳談。可請教「香港馬鞍峰教會」或參閱《直奔標竿》一書。
(寫於我與內子37週年紀念日於地球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