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的領導

adult-education-3258944_1920.jpg

◎劉忠明

 保羅提醒提摩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導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2)我們都以此話為教導和門訓的基礎,但不要忘記,在找那些忠心又能教導別人的人之前,提摩太是聽了保羅的教導!

在SMART領袖的特質中,最後一項是「受教的」(teachable) ,即是願意接受教導,有學習改進的決心。「受教」可以有兩方面的理解,一是關乎自己願不願意及能不能學習,另一是讓別人成為受教的人,正如保羅、提摩太和其他人的關係一樣。提摩太是「樣板」、是模範,是別人學習的對象,但提摩太首先要學效保羅。

自己的學習,是知道自己的不足,接受别人的教導,那就是説不斷地學習。這並不是停留在頭腦上知道要學習,而是有心志、有行動地去學。我們不去學習,忙碌是一個原因,況且上網找別人的東西太易了,為何還要花時間學習?須知道網上的資訊不一定真確,而且不經過自己思考,知識便不是你的。不去學習的另一個原因是腦內已有很多知識和經驗,容不下新的知識,甚至產生抗拒。例如對某段經文的理解,我們可能自小在教會或神學院便有一種認知,今天因著對文法、字義和歷史背景有多些理解而出現新的詮釋,若我們不願意或不花時間學習,便不會有進步!

具體的問題是要學習甚麼和怎樣學。聖經神學一定是首選,這是要不斷更新的,傳道人在神學院有機會研讀所有經卷嗎?如果傳道人沒有這個機會,畢業後便要進修,信徒領袖更要把握全面學習聖經的教導。此外,實用神學類的學習亦是重要,牧養方法、管理領導、門徒培育、婚姻家庭等等傳統課題,是堂會領袖不可不懂的。雖然不是要做專家,但總不能因為忙碌、已經知道或沒有興趣而將之拒諸門外,有一點點的認識總比無知好。還有的是經濟、文化、政治等知識,在思考堂會的前景和落實牧養及服侍人群時,這些知識便能讓領袖更有效地事奉。

怎樣學習?不一定要去唸一個學位,參加短期課程或研習會是一項選擇,但不要忘記在堂會之內也有不少學習空間。成人主日學的失敗可能與內容無關,而是教學方法已不合時宜,嘗試探討新的主日學模式已是一種學習過程了。學校有專題研習,為何堂會不能組織一些專題研習小組呢?同樣,堂會有團契時間、崇拜時間,其實每個聚會都是學習的空間,堂會有沒有把握機會才是核心問題。領袖們,你願意踏出這一步嗎?

「受教的」另一層意義是令別人學習,使人作主的門徒,教導他們遵守耶穌所吩咐的。堂會要積極和有系統地去教導,並尋找那些可教導別人的,即是說找出誰是下一梯隊的領袖!這是傳承的概念,我們不是去找人來填滿課室,而是培育門徒,那亦是培育領袖。

培育的結果是頭、手、心三方面的改變,所以學習不單是傳遞知識,還有技巧要熟練,但最重要的還是態度。態度反映了價值觀和信念,而且是思維的轉變,就是心的改變!正如保羅說這是整個人的轉變:「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不斷增長,使你們能分辨是非,在基督的日子作真誠無可指責的人。」(腓一9-10,和修本)愛心是要透過知識和各樣見識來傳達的。

不要忘記異象是基礎,是指導性的!有了屬靈的生命,才可以留心和果斷地服侍和作帶領,對人和對事敏銳,有積極的反應,然後持續地學習,更新而變化。願大家都是SMART的領袖!

 

做個SMART領袖(六)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