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華
古語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意即一個人犯了錯而能改正,就是最美好的事。套用在今天要求非常「有誠信」的領袖身上,更覺是寶貴的造化。筆者並認為「犯錯」是領袖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的「錯」造就明天的「好」。縱然身經百戰的將領也或會在新的戰役中棋差一着,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天時、地利及人和也會不大相同!問題是挫敗後能否痛定思痛,總結明細,再攀高峯。
可惜,還顧今天在社會或教會中的氛圍中,卻見落差甚大,不懂甚至不肯認錯的領袖比比皆是,令人氣憤又無奈!就讓我們好好省思自己也是否陷入下列「不認錯」的網羅:
- 不去想是否犯錯… 是為懶惰… 此等之輩不宜作領袖!
- 不知道是否犯錯… 是為愚昧… 此等之輩不宜作領袖!
- 知道犯錯而掩飾… 是為懦弱… 此等之輩不宜作領袖!
- 知道犯錯而推卸… 是為失責… 此等之輩不宜作領袖!
- 知道犯錯而美化… 是為狡辯… 此等之輩不宜作領袖!
- 知道犯錯而否認… 是為驕傲(與撒謊)… 此等之輩不宜作領袖!
- 知道犯錯而嫁禍… 是為鄙劣(與無恥)… 此等之輩不宜作領袖!
還有:
8. 沒有犯錯而認錯 …是為失實 (與假謙卑)…此等之輩不宜作領袖!
既然知錯了,也要仔細想一想:
- 犯了甚麼錯?
- 是對事? (如錯誤决定…)
- 是對人? (如失言…)
- 為何犯錯?
- 怎去彌補?
- 學了甚麼功課?
- 如何避免再犯?
祝願大家:「是就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