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

◎劉忠明

在一起

今天在教會的講道和查經時都很著重「應用」,每次總結時帶領的總是叫會眾和組員反省和立志,不管是傳福音、事奉、讀經、跟人和好、建立關係等,大家都看重不只是聽道,還有行道,這本來是好事。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樣做會對會友帶來什麼壓力?天天回來就是聽牧者傳道組長吩咐去做一些事,又不能拒絕,因他們說的總是對的!但我行得出來嗎?我真的可以嗎?正如保羅的痛苦: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漸漸地,信徒可能對這些建議感到麻木。

在服務行業的工作中,老闆對員工往往有一些要求,例如要對客人有禮貌,面帶笑容。因着工作的關係,員工可以有笑容,但往往是「裝」出來的,做出一些表面的表現,是沒有深層的表現(deep acting)。意思是跟指示而有某些表現,像演戲一般,這不能說是「假」的,但卻不是發自內心,不一定是真的對客戶尊重而由心裡面發出來的。

今天的信徒可以「由心」地根據教導而自然有表現和行動嗎?今天談領導力的時候,我們着重領導的人是什麼樣的人(being)比做什麼doing(行為)更重要和更根本! 領袖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信念時,便可以活出領導的原則來。信徒可以由心地去應用教導嗎?當然他們須要明白和接受牧者所說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先明白自己在神的救恩中自己的角色和召命,接受了自己的身分,然後才能在生命中活出來。舉例來說:我知道我是老師而我又願意做好老師,知道是孩子的父親而又願意做好父親的話,我才能有機會去學習和活出好老師和父親的行為。

所以可以這樣說,信徒先要認同角色,明白這些聖經的提醒是和自己有直接的關係,而且更將之內化,即將價值觀成為生活的基礎,不單是「責任」的問題,更是生活的方式,那麼信徒便是真的明白自己的角色和召命,能夠在神所安排的地方去做門徒去見證,而所講所作的都是有基督的價值觀,「有心」地去實踐使命!

這個𨍭化的過程的核心問題是:信徒知道自己的召命嗎?這就是去明白神為什麼造我這個人,並為何將我放在這個位置!這不純是理性的問題,而亦是感情投入的問題,正如上面所說的有沒有深層的表現。信徒相信耶穌,願意做耶穌的門徒時,不一定是知道自己這個「門徒」做什麼。

既然這不是必然的,那麼教會的教導便很重要。因為這不是頭腦知識的問題,單純主日學、栽培班和講座等作用便有限,這是個人願意作出改變的問題,所以教會便要面對切實的門徒培育的挑戰!

事實上,有多少教會領袖正是在做有深度的門徒培育?要有影響力,不能單靠講道和查經,而是建立親密同行的關係,那就是說要花上時間和精力。不能工廠式大規模培訓,要集中於少數人,這就是教會領袖的召命!就是今天我們教會領袖要做的!不要忘記耶穌給我們的使命是要去使萬民作門徒,不是去開會!

做領袖的,就是去幫助信徒去轉化,讓信徒接受自己是蒙恩和被呼召的「門徒」的同時,有人是和他同行,讓他們知道這種生命和生活方式是有價值的,是對自己有益的。唯有看到這關係,使命便不再是牧師組長叫他去做的,反是他生活上的動力,在神所分派的崗位上見證,持續得力地去愛主愛人,這才是活出生命!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