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敗在誰的手裡?

 

sign-success-failure-1055756 (2)

◎呂慶雄

 

最近,「贏在起跑線」又成為熱門話題,但我們不能老是想著如何贏,也要想想如何輸得起,輸得有價值。應該沒有人從未輸過吧,也許輸的經驗比贏的經驗更多。當然,若我們以正確的態度重新定義輸,也許輸只是贏的前奏。相反,若以不正確的態度看贏,最後贏只是輸的序幕。

 

輸或失敗,看你何時劃上句號才能定奪。

 

有說:沒有失敗,只有太早放棄。這話是對的,因為面前的挫敗也許只是成功階段上的一塊踏腳石,踩上去便能向成功邁進一步,停下來便永遠去不到目的地。遇到困難便劃上句號是很多人的選擇,這也是出色領袖與平凡人的分別。

 

近年流行的網上串流影片平台Netflix(港譯:網飛)的成功,是經過一連串失敗而來的。Netflix的創辦人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因為過期歸還租回來的電影影帶《阿波羅13號》,因而遭到罰款40美元。罰款比購買一套全新的影帶更貴,可想像當時他的心情是何等惡劣。相信數以千萬的用戶也只會停留在抱怨階段,不是埋怨罰款太貴便是埋怨還帶太遲,甚至找個心理上的代罪羔羊,把罰款的罪責推到別人或環境上去。

 

我不知道當時哈斯廷斯是怎麼想,但他卻在第二年,即1998年開辨了Netflix,一間以月費形式招收會員,期間可以不用額外付款在網上看電影的網絡平台,後來更透過郵寄方式租借影片DVD。相信,哈斯廷斯從用家的角度看到當時租借影帶或影碟的問題,例如要親身到訪影帶公司,從數以千萬計的影片中選出最想看的租借回家,之後還要記得按時還碟。而當時新興的互聯網絡正好補上這些從用家角度看的缺點。

 

哈斯廷斯不單把挫敗感變成商機,有論認為Netflix還打敗了當時租借影片的巨人百視達(Blockbuster),這正是當年向他徵收40美元罰款的公司。事實上,百視達有一段時間主要的收入並不是影片租金,而是罰款。哈斯廷斯在2000年向百視達提出合作建議,讓Netflix在網上,百視達在地上的實體店鋪雄覇整個租借電影的市場。不過,哈斯廷斯卻遇上另一次挫敗。當時為百視達行政總裁的安提奧科(John Antioco)一口拒絕了哈斯廷斯。這便涉及另一個角度與輸贏。

 

輸或失敗,還要看你如何對待成功。

 

安提奧科是個很出色的行政人員,特別在零售業務上,他擁有長年的成功經驗。而他也自言是個透過失敗學會不少教訓而成功的行政總裁,這次也許是因為他的成功經驗,安提奧科輕看只有兩年歷史的Netflix。我們也不能說當時沒有太多人想到互聯網絡的影響,只是他們因著過往的成功經驗,沒有像哈斯廷斯一樣的年輕人般勇於創新與嘗試,不斷在挫敗中學習。

 

故事繼續發展下去,Netflix到了2003年的純利已達到650萬美元,而百視達的業務正不斷萎縮。到了2010年,百視達宣佈破產,而Netflix卻成為市值超過2億美元的公司。曾經擁有超過9000間店鋪及6萬員工的業內龍頭,十年間卻被淘汰。帶點諷刺的是,安提奧科被逼離開百視達後,把手上百視達的股票賣掉,轉而買入Netflix的股票。有許多比較分析百視達的死因與Netflix成功的關係,而安提奧科自言這與百視達的股東有莫大關係。不過,我卻想指出,領袖的視野才是關鍵。

 

我們不是要求領袖要有先知的預言能力,但只靠個人成功的經驗而忽略正在急劇轉變的世界,這是驕傲。人的生活習慣不斷在改變,以前到電影院,後來喜歡租影碟,都是顧客來到你的店鋪找你。但今日這些顧客雖然仍然存在,但他們的數量卻大幅減少,更多的是在家中、辦公室,甚至隨時隨地在手機中觀看節目。[1]

 

而處身在急速轉變中心的,正是年輕一代,固守以前的一套只會失去新一代:商界失去新一代的市場,政界失去新一代的支持,教會界……你懂的。

 

箴言給領袖的智慧教導是:

 

驕傲之後,必有滅亡;跌倒之前,傲慢先行。寧願跟貧窮人謙卑共處,也不跟狂傲的人瓜分掠物。(箴十六18-19 新普及譯本)

 

「驕傲」這個字用在神身上便譯作「威嚴」(例:出十五7),用在人身上,就是心中無神,自比為神的意思。形容領袖,就是指那些自視過高,目空一切的人。而「謙卑」一詞,在希伯來文有「在…之內」或「之下」的意思(利十三20-21)。謙卑也就是「看別人比自己強」,留意別人有甚麼可以學習的地方,認真跟隨。「跟貧窮人謙卑共處」的意思,就是跟那些與你不同,甚至是社會上被欺壓被忽視的人同行,認識他們,真心關懷他們的需要,遠比站在高位享受成果,生命更為豐盛。

 

持續成功,不能只一味參考別人成功的經歷,更重要的是跨越失敗的經驗。守著過往的成功經驗,並以此為唯一可行方法,忽略大能的神也會向你以外的人說話,甚至用外邦人(不信神的,甚至反基督教的人)的智慧來引導你改變,就是驕傲,最後只會換來真正的失敗,且是敗在自己,不在別人。

 

從這角度看,跟本沒有贏在起跑線這回事,只有跨越世俗眼光的輸贏才是真正的成功。

 

領導箴言(八)

 

[1]若以Netflix與百視達作比較討論,可參:The Internet Didn’t Kill Blockbuster, The Company Did It To ItselfA Look Back At Why Blockbuster Really Failed And Why It Didn’t Have To,甚至安提奧科的自述How I Did It: Blockbuster’s Former CEO on Sparring with an Activist Shareholder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