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慶雄
我在中學年代信主,當時曾立志成為一個賺大錢的基督徒,以奉獻支持教會事工。當時被教導全時間事奉是受苦的,要求生活簡樸,不能也不應追求物質上的豐富,事奉等如受苦。甚至有種思想認為,追求物質享受與時髦都是貪愛世界的表現,如你帶著最新型號的電話或電腦回到教會,會有人「提醒」你不要貪愛世界。
這種思想今日在城市教會並不流行,但大體上仍有看法認為看重物質生活就是不屬靈,享受物質生活與屬靈生活是不能並存。因此,當我們讀到聖經傳道書那種看似及時行樂的思想,好像有點格格不入。不過,若我們全面否定物質世界的價值,這豈不是與基督教的創造觀有所矛盾?就算大地因人的罪而被咒詛,但主耶穌卻降生在這被咒詛的大地,與罪人一同起居飲食。
努力工作,做生意,事業上有所成就不單不是罪,更是神給人管家的職份之一。工作的意義和價值,除了直接透過我們的工作或服務幫助人外,還有物質上的收穫。
你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崇耶和華,這樣,你的倉庫必充滿有餘,你的酒池有新酒盈溢。(箴三:9-10)
賺錢,甚至賺大錢,可以是很屬靈的。你努力,所得應有成果,何罪之有?罪的出現,是人以不正常方法達到目的,以財物為偶像,以及容讓或享受不義的制度帶來既得利益。若以合神心意的方式來做生意,把初熟的果子,即最好的部份獻上給神,神同時也會大大賜福。我們不是說在神手裡一定賺大錢,而是合宜地善用神所賜的財產,讓更多人受惠得益。
不過,人是軟弱的,我們都容易擁抱神所賜的物質而忘記賜福的神。因此,領袖的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調校方向,把心思放在正確的事、正確的方法與過程上。我們容易被成功經驗吸引,第一桶金之後想第二桶金,之後第三、四桶。第一桶金我們以正當的方法賺取,也樂意奉獻給神或用於幫助有需要的人。但到了第三、四桶之後,想賺第十、第一百桶金。於是把本來黑白分明的說成灰色界線,又說成敢於冒險才會有成就。於是又把神變成橡皮圖章,求神成就「我」的心意,因為「我」是奉主名來做這工作,奉主名來賺錢的。最後,成功比神更大!
一位基督徒老闆在教會熱心事奉,為人也很謙卑,所以得到許多人的稱許。他的生意不斷發展,甚至把公司上市。後來卻因為大小股東的壓力,對業務成績的要求不斷增加,每年必需維持雙位數字的增長。正常的方法已無法達到從前的增長幅度,也由於壓力,人也變得焦躁不安,對下屬員工的態度不如從前友善。從前堅持周日回教會不去應酬,現在卻因為「人在江湖」,很久沒去教會聚會……
這是否有點熟悉?也許在你和我身邊有不少這些「離教者」。「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崇耶和華」是命令,但神不是要這些物質而是奉獻這財物者的心。當你花了很大努力達至成功後,仍謙卑地尊崇那位賞賜你,同時也可以隨時收回你財富的神,這便是神的心意。
老闆或領袖突然變臉,對人的態度不如從前友善,現在要懂得如何為他禱告了。
領導箴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