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掛帥與持續得力

business-bar-chart-1144112

呂慶雄

 

今日不少教會被批評以「節目掛帥」,即推行太多活動,讓弟兄姊妹疲於奔命,而不知為何為誰而忙。

較早前我們進行的「基督徒工作狀況調查」發現,信徒領袖相對於教牧同工,耗盡的徵狀較為明顯。之後與朋友談起這研究結果,不少教牧也認同,弟兄姊妹真的很忙,很辛苦。工作已夠忙,平日也許要進修,周末不是陪伴家人便是趕功課。另一些選擇了在信仰上有所追求的,或許參加一些神學課,周三晚回教會祈禱會,周末的事奉也是忙忙碌碌的。

在信仰上積極追求,結果教會同工要求更多的參與。每次與教會同工見面,談論的總是教會某某團契情況怎樣、有誰可以做明年執事、聖誕佈道會詩班怎樣等等,處理的都是教會事工問題,而忽略了個人關懷。有信徒領袖反映,教牧同工跟我談的都是工事,可否有一次關心我的生活及靈命?還有公假都要拿來開退修會,為何熱心事奉反成了對家人的懲罰?

節目掛帥易迷失。教會領袖以為所推動的各類活動都是以領袖歸主或培育信徒為目的,是很「人」的「事」,但結果看重的,是活動辦得怎樣、程序能否更流暢、宣傳是否足夠等事的討論,沒有空間處理「人」的需要。略為看重管理的,要談績效(result),不能達標便要問責。結果,周周講奉獻與赤字,連人也嚇跑了,教會變得與其他社團一樣,充滿人氣而沒有神。

我不單不反對管理甚至問責,我更非常贊成合宜的問責,管理與問責也要講求最終目的。但教會的本質是甚麼?所要求的果效是甚麼?應如何問責?當教會領袖只看一連串的活動,本來動機是合情合理的,但過度傾向以活動人數或運作流程作檢討標準,跟隨者的眼光便由神的心意、受眾的需要,轉移到個人表現。做事方法有多種,太強調節目運作,便會以方法好壞論英雄,最終爭吵的焦點並不是真理衛道的問題,而是你我做事方式的不同,最後還有人離開教會。可惜的是,這些情況在信徒群體並不罕見。

在活動不斷的環境下耗盡心力,熱心事奉反倒成為絆倒人的石頭。越是努力、越是多作工,越是遠離神的心意。這就如約翰在啟示錄中指責的以弗所教會,「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但卻「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

安息日就是要停下來,欣賞神手中奇妙的作為。持續得力的敵人,正正就是節目掛帥。作帶領的要懂得停下來,從忙碌中跳出來回看所走過的路,重新調節步伐。作跟隨的也不要過份催「業績」,迫傳道同工「交數」。當中的平衡點不能一概而論,但總需要協調。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